第004章 出路(第1页)

皇甫郦居住的西院,在槐里侯府算是一个安静的所在。占地虽然只有三亩,却有一泓清澈的荷花塘和一座小巧的假山。除了曲曲折折的回廊让皇甫郦觉得有点浪费建筑面积之外,整个布局还算是别有一番雅致的意趣。

在皇甫郦身边伺候的丫鬟名叫景儿,自十岁起开始伺候皇甫郦的饮食起居,到皇甫郦穿越为止已经六年了。皇甫郦对这个安安静静不喜欢说话的丫鬟很欣赏,但是这个小丫鬟偶尔瞧着皇甫郦的眼神却有点儿陌生。皇甫郦知道自己和真正的皇甫郦比较起来,言行举止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他有点儿同情这个失去了原主人的小丫鬟。在他的内心里,他不打算带着皇甫郦的面具生活,他有自己的脾气和性格,他要在汉末以自己真正的面目活着。

坐在自己的卧房里,皇甫郦开始回忆曾经读过的三国,虽然很多事都已经模糊不清,但是一些历史的碎片串联起来,依然让皇甫郦对自己眼下的处境感到不安。

历史上的三国,虽然名人辈出,群星璀璨,但是说到底是一个朝纲败坏、民不聊生的悲惨年代。这个时代催生了无数的名将,也摧毁了无数人的生活,剥夺了无数人的生命。后人津津乐道于英雄枭雄之时,谁又念着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悲烈。公元156年,全国人口尚有5007万,经过黄巾起义和三国混战,直到公元265年,全国人口总计只有767万。无论数据是否真实有效,都从侧面证明了三国时代“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的凄惨景况。

在已经死过一次皇甫郦心中,成为英雄也好,成为奸雄也罢,其实都不是那么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如何好好的活下去,如何不让长辈再经历一次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楚。若是能够保住身边那一条条鲜活的人命,保住泱泱中原的厚重元气,让数十年后五胡乱华的惨剧不再发生,让数百万大汉子民免于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悲剧,那才不枉自己来世上奔走一遭。

眼下是光和七年,也就是公元184年。这一年,皇甫嵩先是剿灭黄巾大胜,将黄巾贼首张角“剖棺戳尸,传首京师”,随后十一月份里杀死张宝,斩杀俘虏十余万人,真正是浮华遮眼。只可惜根据历史记载,这段风光的时日实在是短的可笑。公元185年,北宫伯玉等人侵三辅,朝廷诏令皇甫嵩回镇长安,保卫园陵。中常侍张让向他索要五千万钱,他不肯给。于是赵忠和张让联起手来,劾奏皇甫嵩连战无功,耗费钱粮。灵帝听信谗言,召回皇甫嵩,收回他的左车骑将军印绶,削夺封户六千。改封都乡侯,食二千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