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章 花钱(第1页)

醉心于民务稼穑的颍川阳翟人枣祗,在就任县丞之后,一直往来奔波于各乡镇的沟渠田舍之间。朐县气候湿润,日照充足,县内河流密布,农田灌溉极为方便,枣祗看在眼里,喜在心间。

只可惜在这得天独厚的条件下,朐县的实际农业耕作情况并不乐观。百姓家有耕牛者稀少,有农用工具者也稀少。而且农夫们手里的农用工具大都落后破旧,根本不耐一用。朐县绝大多数的百姓,基本都是靠手脚劳作,靠天吃饭。平日里良田也不过亩产二百余斤,劣田能收获一百斤就算丰收。一遇旱涝,亩产至少就要减半。遇到霜雹蝗虫,则颗粒无收,百姓根本就没有余粮可以坚持到第二年开春。

就是这么恶劣的粮食生产状况,不算贪官恶吏的盘剥,百姓们一亩地还要上赋十钱。枣祗想着去年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突然间就有些心酸。若不是实在没有了活路,百姓又怎么会冒着杀头的危险起来造反呢?

枣祗将各乡村的实际耕作情况汇总了之后,前去找皇甫郦问计。皇甫郦练习骑术完毕,龇牙咧嘴的在骏马上爬下来,看着枣祗不过数日就晒得黑黑的面孔,心中感慨万分。百废待兴,说起来简单,哪一样不是需要耗费心血和银钱去筹谋去运作的?可是既然走上这么一条路,再苦再难,也只能咬着牙认了。

枣祗搀扶着皇甫郦到府衙之中坐下,这才将这段时日考察的耕种情况向皇甫郦做了个概述。曾经盛行于秦汉的自耕农政策,在连续的战乱之后,已经远不是当年的情形。在战乱中抛弃家园的自耕小农,或沦为流民,或投靠大族豪强而成为私家的依附民,或被政府收编而为国家依附民,如今现存的已经不到朐县人口的一半。

枣祗脸上都是无奈:“我朐县治下之民有一万三千户,黄巾贼起事前自耕农拥有土地尚占朐县的一般,如今的自耕农连以前的一半也不足,拥有土地仅二十余万亩,那些世家豪强的田产却占了将三十万亩。大人若想有所发展,这粮食一事看来要从外面着手。”

“枣大人何必忧心忡忡?”皇甫郦不以为意的笑了笑,“那些豪强兼并土地靠的是战乱,百姓丢失了自己的土地也是因为战乱。既然战乱能给豪强带来这么大的利益,豪强们自然不甘心平淡的生活。失了土地的流民自然也不甘心,他们还会投身黄巾卷土重来的。解铃还须系铃人啊,总有一日,这因战乱而起的乱世,会因为战乱而彻底终结。”

枣祗脸色变了又变,终究还是将一声叹息压了回去。他抬起头,真诚的望着皇甫郦:“若是大人能鼎力支持,二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