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决定(第1页)

第一百五十七章决定

“孙总统这么一说,我们倒是可以考虑考虑,要是李天成能按照我们的民主共和制统一南方各省,我们不妨与他商议合作事宜,但若是他不肯答应该如何?”宋教仁听了孙中山的说辞,倒是觉得如果这样做的话,与同盟会的**宗旨并不相违背,而且还可以增加李天成这个新的**同志,壮大民主队伍的力量,但他担心如果李天成不赞成共和制度,那问题就无法解决了,神色一缓之后,表示对孙中山提议的赞同,也同时表示了自己的忧虑。

其余几人听了孙中山的话,面色都出现了几分缓和,这种提议比之于让同盟会听命于李天成,要让人好接受得多,如果李天成同意共和,那说明同盟会可以将他当做**同志来对待,而不是有分歧的政治对手,那么无论谁当总统,都将维护了同盟会的民主共和制度在中国的实现,又何乐而不为之呢,众人的心思也开始出现了大转弯。

“总统的意思我们理解,但如何让李天成答应我们实行民主共和制,恐怕会有些困难吧,我个人认为李天成成立的民业党,和他们搞的那一套与民主共和恐怕还有差距,从外界传来的信息分析,他似乎认为中国民众目前的认识水平有限,根本无法在选择国家领导人问题上做出正确的判断,如果贸然实行民主共和,那些老百姓选主出来的人,如果篡取了国家权力之后,然后又借机改变国体,实行个人**,那将是一场大灾难。所以李天成提倡在当前军政时期结束之后,实行所谓的集权政治,也即是权力依然集中在政府手里,而用高素质的政府公务员去教化相对愚昧的民众,使他们懂得未来民主国家人民应该承担的义务和享受的权力,先在部分地区实行地方自治,进行试点,然后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民主共和制,逐渐释放手中的权力到人民手中。”黄兴接着宋教仁头头是道地分析了起来。

“对,我也听报纸上分析过李天成的政治倾向,他认为在中国实行民主共和必须慎重,必须在人民的受教育程度和民主意识充分培养起来之后,才能逐步推行广泛的民主制度,李天成认为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十几二十年之久,所以我们现在要求他立即实行民主共和制,他恐怕还不会轻易答应。”陈其美也站出来说道。

“这个李天成,我怎么觉得他有很多想法与孙某倒有几分相似,他所说的集权政治与我所想训政时期十分类似,我曾经设想将民国政治分为军政时期、训政时期、宪政时期三个阶段,在军政时期用武力统一全国各省,在各省推行三民主义教育,然后到了训政时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