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9章 御史台的三个台柱子(第1页)

说是奏折,其实是贺表。

上面全都是好听的话。

李世民一脸享受的看着贺表上的内容,粗略看了一遍,就看得出,写贺表的人,都用了心思。

夸赞的词,几乎没有一个重复的。

站在旁边整理奏折的张阿难,看着满面笑容的李世民,笑着说道:“陛下,奴婢觉得,如果所有奏折,都是这样的,那该多好啊。”

李世民闻言,摆了摆手道:“好个屁,所有奏折要都是这样,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朕已经听不到实话!”

“阿难,你要明白,贺表只是一时的,真正有用的,不是贺表,而是那些说话难听的言官,上的奏折。”

“那才是对朕,对大唐,对百姓有用的东西。”

张阿难闻言,重重点头说道:“陛下您说的是。”

李世民不再多说,继续看着贺表,决定等会再从头看一遍。

承乾这小子,现在越来越会办事了......李世民心里想着。

也不知道是程俊教得好,还是承乾这小子自己开窍了。

不管是哪个,对他来说,都是好事。

眼下就只有一件让他烦心的事,那就是请太上皇。

想到这里,李世民放下手中的贺表,揉了揉眉角,长叹了口气,“唉。”

想到太上皇,他感觉手里的贺表都不香了。

昨天回来之后,他亲自去了一趟长孙府,找到了太上皇,跟他促膝长谈了很久。

最后,他发出了邀请。

太上皇点了拒绝。

李世民并不意外,毕竟太上皇要是选择接受,那才是意外。

太上皇是什么性格,他太清楚了。

虽然也可以不请,但是,宫廷晚宴,若是太上皇不到场,那就少了最重要的一环。

李世民办宫廷晚宴的最大心思,就是要让李渊到场。

让他好好看看,大唐在自己的治理下,成了什么样子。

前平突厥,后定吐谷浑。

今天晚上,突厥可汗颉利和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会同时到场。

这是何等美妙的风景。

虽说昨天晚上没有请动太上皇,但是,李世民也有办法。

那就找个能请的动太上皇的人去请。

眼下整个长安,要说谁能请的动太上皇,就只有一个人了。

自己刚刚封爵的长安侯!

程俊!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