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历史的惯性(第1页)

之前一直存在于苏醒耳朵当中的韩丹虽然年纪比唐雅雯小两岁,但由于正经科班出身的原因,经历和见识却着实要比唐雅雯丰富许多。

唐雅雯虽然只是在炫耀自己的一双儿女如何懂事时,不小心提到了苏醒那些关于汇率的言辞,但韩丹却敏锐的抓住了苏醒不敢告诉唐雅雯的那些东西!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之前同样一直把苏醒当做“心智早熟一点儿的小孩子”的韩丹,忽然被心里那股浓浓的悔意撩拨的很想见见苏醒。

英镑和马克之间正在发生着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这就是苏醒没敢说给唐雅雯听的话,也是促使韩丹后悔为什么几年前会错过一个小孩子的原因……

作为一个长期游走于国际大商圈的国际倒爷,韩丹以前看这种欧共体12国盯紧盯德国马克的一揽子货币体系的时候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但现在苏醒的一句“英镑换夹克”,却让她看到了自己从未想象过的高度。

据韩丹所知,早在1978年欧共体成员国第一次达成一揽子货币计划共识的时候,成员国当中的成员就一直遵循成员国经济实力决定货币量,货币量所占欧共体总货币量比例决定汇率的规矩。

这一货币政策看着好看,但实际上却只不过做到了两件事。一是确定了欧共体成员国中经济实力最强的德国的货币“德国马克”成为“欧洲本币”这一谁都不愿意承认但的确又是事实的事实。二是硬性规定了欧共体成员国的双边汇率浮动的框架,达到了一种纸面上的汇率平衡。

即:以欧共体内最强经济体德国的本币德国马克为核心,欧共体各国货币盯德国马克,整个欧共体各国本币在一个上下规定死的框架内实行汇率浮动。

这种平衡,当欧共体成员国内各个成员的经济理论上同时相对稳步发展时,欧共体的一揽子货币计划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如果实际上有成员国出现巨大变故导致其经济高速发展或是衰退,则所有盯着德国马克这种欧洲本币的成员国的本国货币,都将相对贬值或升值。尤其,当这个国家还是恰恰在履行其欧洲本币义务的德国时。

两德合并之后,虽然德国的财政赤字严重,但其相对于其它成员国而言的经济总量暴增却也同样是事实。其它欧共体成员国这时候要想继续紧盯德国马克,首先要做的就是让本国货币贬值。

这个时候更严重的问题出现了!

即便欧共体内其他国家的货币选择贬值,其贬值的范围也决不可能超过78年一揽子货币计划规定的汇率浮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