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国人就太过于迷信秘术、秘籍、鬼神、命运之类的东西,而究其原因,则不过就是人类灵魂里的惰性和投机心理在作祟,万事总想寻得一条捷径。
因此,唐雅雯的“自传”在遭遇到“十亿人民九亿倒”的环境时找到了滋生的肥沃土壤,甚至出乎苏醒意料似的在出版后极短的一段时间风靡大江南北。
看着这大好的形势,本来事儿就多的苏醒干脆很不道德的又回忆出了后世那些被引进国内坑骗打工仔辛勤工作的“圣经”,在诸如《谁动了我的奶粉》、《穷爹、富爹》、《鸡汤》、《鸭汤》之类的小本读物上署上唐雅雯的名字之后统统送到自家老娘子联系好的人民大学出版社,连跟风带抢风又火了一把。
至于说造假者唐雅雯,此刻早就没有了第一次侵占儿子著作时的那种认真、冷静以及怀疑的态度!她认为苏醒有写一本书的本事就有写一摞书的道行,只要自己儿子不是抄别人的,不把自己的名声搞坏,丝毫不介意跟他一起做假!
况且唐雅雯现在也没时间搭理苏醒,除了雅信公司里的一大堆事情需要处理,作为江川市作协和政协双料委员的她现在每个月还得跑一趟人大大讲堂呢!虽说她的身份不如那些经常去人大做演讲的京城高官们,但习惯用大白话讲经济的她“幽默”啊!
书本里有道理没实践,有理论没案例,有死板没生动!于是,给了求知欲和梦想欲很强的大学生们这一切的唐雅雯,几乎每次都遇到学生们听完自己讲故事之后静坐在大讲堂里要求她返场的情形,搞得这一切不像是讲课而像是在说相声。
唐雅雯现象!
“从摆路边摊卖水果,到赊销配电柜再到资产规模超过十亿,唐雅雯以每年超过1000%的资产递增速度完成了自己的资本原始积累,并且以工业原材料销售为契机,不但将现在已经更名的雅信集团公司送上了江川民营企业老大的位置,也把自己送进了江川市人大代表团、江川市政协……”
刚刚因为唐雅雯自己炒作自己而学会八卦的国内媒体,给最近一段时间总出现在报纸上的这些事情起了个很响亮的名字,而现象这一时髦的词汇,也随着唐雅雯身上那种实质性的变化,第一次出现在国人的视线当中。
这似乎是一种信号,一种表明经济发展过快之后老百姓的精神生活跟不上物质生活的信号。
当初因为市场不成熟的关系,只对娱乐业这一块有研究的苏醒在给自己制定“娱人娱己”的发财大计时,没机会也没资本把后世随着时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