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融资接盘这件事,对浙阳省来说,是毫无益处的。甚至一通操作下来,浙阳省还要背负资金周转中所产生的利息和费用,可以说完全就是一笔赔本买卖。
而且乌尔青云知晓路北方的性格,这家伙只做有利之事。若说因为这事儿,浙阳省还亏进去几个亿,那肯定比割了路北方的肉还心疼。
因此,乌尔青云看着李初年和冯致远离开,前去拿方案后。他寻思了一会儿,心想若推进此事,就必须赢得绝大多数常委的支持与认同,这样才有可能在省常会上,与路北方有一辩之力。
就这样,他立刻将乔青、左明生、林振洲三人叫来,一同商议此事。
此时,乔青、左明生、林振洲三人,算是与乌尔青云同穿一条裤子。
三人不仅能清晰领会乌尔青云的意图,而且他们三人知晓在这件事情,是朱领导的吩咐的之后,更是双手赞同。
当然,在他们赞同的背后,也是各有想法、各怀心思。
但不管怎样,有了三名省常委在暗中支持,乌尔青云信心大增。
虽然李初年和冯志远回去后,立马就展开工作,但没隔两天。两人还是来到乌尔青云办公室,汇报了工作难度。
李初年和冯志远也没想过,两人刚出手,就受阻。
他们本来想让浙阳船舶集团、浙阳电力这两家公司,分别承接华彩科技投在浙阳投资集团那200亿元。
想不到,两家公司都不配合。
浙阳船舶集团主要承建商船,集团旗下现金流不足。李初年和冯志远找去后,了解到他们自身身陷资金困局,别说抽出100亿元,就是几十亿元,都有较大难度。
找到浙阳电力后,对方更是直接诉苦,称目前浙阳省公司的账户上,几乎没有冗余资金!公司所收到的资金,均被电网划走,用于重点电路网线路建设和维护。
乌尔青云见“两人出师未捷身先死”,当然是不高兴。
听取汇报后,乌尔青云脸拉下来,手指重重地敲在办公桌上,大声嚷道:“这两家不行,那就换呗!而且两家不行,那就找三家!浙阳这么大,我就不信,找不到几家能拿出200亿的企业?!实在不行,你们就找浙阳那些上市公司,找那些地产老板……我说你们呀,搞工作要多动动脑子,多想想办法,别碰上一点困难,就来叫苦叫累!要是什么事,我都打理安排得妥妥当当,顺顺利利,我还要你们干什么??”
李初年和冯志远被骂了一通,只能耷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