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八章 考场上的郑秀妍(6)(第1页)

在听到郑秀妍这个才艺展示以后,李世明就被惊着了。

因为在他的印象中台词的训练最困难的就是古诗词。这一点在儒家文化圈都是公认的。

按照李世明给权侑莉他们几个人做出的训练计划,在训练台词方面,是先学绕口令,,然后是一些练气声的段子。

然后就是是学寓言,再然后是现代诗歌朗诵。到了大二。才开始学古诗词,最后是话剧台词选段。

古诗词地台词练习。是李世明深刻清楚的,教学上很高端的学问。

这跟中学学校里语文老师要求地背诵古文和朗读课文可大大不一样。

除了基本的三腔共鸣、抑扬顿挫之外,最难的在于诗词古音的结构和断句跟我们现代人说话是不一样的,要想念出那份古意来,非得对诗的意境和诗人本身的境界有一定地认识才行,气息、气氛、气质差一点都不行。

不要说学生了,就是教学上。教古诗词台词的老师也必须由资深的老教师来担任,一般的年轻教师,练功的年份短了的,天分差一点的,还要闹笑话。

这一点,在朱蒙的拍摄过程里,因为要表演古人的缘故。李世明在古诗词的朗诵上还和全光烈老师探讨过。

在这一教学上,全光烈老师将现代韩国年轻人再也不会朗诵古诗词而感到遗憾。这在中央大学的教导过程里也特别是强调的。

尤其是古装戏的演出上,演员们要把古意读出来演出来,学好这个是必须的的,但是这也是个时间问题更是天赋问题。

这种练习换成是平常的考生,就是出丑的最佳典范。如果拿以前在学校里朗读古诗的调门来参加台词的考试,在专业面前就是打肿脸充胖子,找死。

而郑秀妍这个从小在外国长大的妞,竟然选了诗经的一首词来朗诵,而且还是首感情很深的,意境远远高于她这种年龄的古词。这不是找死吗

然则神奇的事最后也出现了,在李世明的耳中,她完成了惊人的好!

李世明完全听的入了神。首先令人震撼的是她的气声字水青,充足的气息和熟练程度,达了一种种圆润充沛的境界的;更奇怪的是这姑娘对这首诗歌的精神境界的理解。

《氓》是一首弃妇诗,叙写了一个女子从与人恋爱到结婚到被抛弃的痛苦经历,一件件事情依次写来,脉络非常清楚。

先是有一个男子笑嘻嘻地向她买丝,借机搭识。她答允了这桩婚事,在等待结婚的日子里,她常常登上颓墙盼望他。可是成家没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