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何颙亦是在少女的读书声中醒来的,洗漱过后。何颙对少女说:“我记得我们昨天不是走了大约半柱香的时间,才看到你们家公子的吗?为何离这么远都能听到读书的声音”
“先生,有所不知这里离公子读书的地方只有一墙之隔,只不过要走过去的路很长,其实就在房子后面。”面对少女微笑的回答,何颙才恍然大悟。用罢早餐,何颙与众人会齐,几人也不提告辞之事,主人也不提逐客之意。一时间众人在袁氏附近四处观光,看着忙碌的农民和渐渐成熟的稻谷。众人只觉得像来到了世外桃源一般,好想永远在着住下去,不在理会外面的纷纷争争。可是安静的只有此一地,而外面大部分地方的人都吃不饱,甚至无饭可吃,流落他乡。同样也更坚定诸人要他此间主人请出去的愿望,袁本初不愧是天下楷模也。
是时候找他好好谈谈的时候了,何颙心里如是想。
当晚两人在袁绍的书房中谈了整整一夜,虽然最终不欢而散,可是何颙心里还是很高兴,因为他终于明白了他袁绍袁本初为何如此犹豫不决了。这也就代表着离他出山不久了,元礼公(李膺)、仲举公(陈蕃)我们党人终于又向前了一步,终有一日我们当人会光明正大的出现在世间,朝堂上也必有我们党人的一番天地。就在何颙感慨的时候,袁绍却去看了袁尚,由于有客人来了,所以袁氏三兄弟的课业有袁氏老仆李福教授他们。李福乃是袁绍祖父袁汤的书童,久随袁汤,连袁绍、袁基、袁术、袁闳还有袁遗几兄弟的启蒙都是他教授的,大家都叫他福伯。本来不出意外,袁谭、袁熙、袁尚、袁耀几兄弟的启蒙也是与他来。谁知袁绍服丧六年,也就把他的地位代替了,再加上他年纪也大了,袁氏几兄弟也不太像让他太劳累。毕竟给袁家卖了一辈子命了,由于袁绍脱不开甚,袁术、袁遗、袁基俱在外为官,袁闳在自己建的房子里不肯出来,值得让他老人家带几天。
袁绍透过门口看着屋里的几个人,此时福伯在讲尚书。
《尚书》又称《书》、《书经》,为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尚书”一词的本义是指中国上古皇家档案文件的汇编。“尚”意为“(把卷着的、包着的、摞着的东西)摊开、展平”;“书”即文字、文字记录、文档;“尚书”即“解密的王家文档”、“(向社会)公开的皇室卷宗”。《尚书》,在作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