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重临尉氏(第1页)

大战即将到来,攘外必先安内,曹操听取陈宫的建议开始拉拢陈留各大士族,毕竟陈留十七县绝大多数把持在一些大士族手中,而要想得到这些士族的支持,不但要认可这些人在各县的权威,还要让其族中之人来郡城中任职,将彼此的利益牢牢系在一起,如此才能得到这些士族的全心全意支持。

当然,一些顽固分子必须要清除,比如曾反抗曹操的五大氏族,用来杀鸡儆猴,如此一来,恩威并施才能得到各士族的敬畏与忠心。

转眼间,时间过去了半个多月,在曹操的权威下,陈留十七县全部归附,一些士族开始迁往陈留郡城定居,随着大批富人涌入,陈留郡城变得更加繁华。

这一日,卓逸夫等人正在议事堂讨论各军事宜,突然从人来报,说是有渤海太守袁绍的使者想要求见曹公,曹操让人带入。

片刻,使者进入,行礼过后送上一封信件,等曹操的个人看完,这才有条不紊开始述说:“如今董卓祸乱朝纲擅行废立之事,我家主公听闻曹公举义旗意图讨伐董卓,因此特意派我来联合,共商讨董之事,不知曹公是何意思?”

曹操与卓逸夫对望一眼,在以前的计划中,原本打算让曹操牵头联合各部诸侯讨伐董卓,从而占取主动,博得一个好的名声,为将来争霸打下一个好的基础,可没想到还是晚了一步,已经有人发出矫诏联合天下诸侯起兵。

卓逸夫知道,定是东郡太守桥瑁冒充三公发出矫诏,让袁绍牵头联合天下诸侯,之所以发给袁绍,不仅因为袁家四世三公门徒遍及天下,还有一个原因便是袁绍当日在洛阳之时第一个反对董卓,已经行天下之先。

“不知本初兄已经联合了哪些诸侯,又在何时起兵共讨董卓?”曹操压下心中想法,不露声色询问使者,既没有拒绝也没有立即同意。

“我家主公已经联合关东诸侯,于下月初酸枣会盟,另河内太守王匡屯河内,韩馥留邺城供给军粮,这些事初步定计,其余诸事下官并不清楚。”使者恭敬恢复,并将大致部署说了一遍。

“你且回复本初兄,讨伐逆贼乃是我等汉臣本分之事,到时,我必倾全军前往。”曹操看了卓逸夫一眼,立即回复使者,并让人将其待下去好生招待。

使者离开后,卓逸夫首先开口:“此次讨伐董卓,各地枭雄并起,哪一个不是手下雄兵数万,且各怀鬼胎,其目的不过是争官、争饷、争城池,如此一来其心必乱,甚至利用董卓之手借刀杀人。因此,主公定要占据一定地位,如此才能有话语权,尽量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