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人生的意义(第1页)

这一路上,车跑得挺快,中途也没有停车载客,朱颜他们只用了三天多的时间便到达了吉城。

当天下午,他们找了个当地人帮忙,很快便买到了充足的粮食、生产工具和生活杂物等。张中医和大师兄张亮都会一些木工活,他们另外还买了一些木匠工具。

然后,他们直接去了长白山脚下,没有在吉城住宿。赶到长白山脚下的时候,已经接近黄昏了,他们就随便在小镇上找了家旅馆住下。

第二天刚蒙蒙亮,他们便起床了。吃过早饭,大家背上行囊,便在朱颜和陈兰的带领下,向山上走去。

这次大家带的行囊,也是够重的,加起来都要达到一千五百多斤了。考虑到下山不易,光是大米和面粉他们就带了一千多斤,还有衣物、帐篷、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等等,也有六七百多斤。

虽说修行者不讲究衣食,但是在这么冷而且人迹罕至的山上,不准备充分一点,也是有可能会冻死饿死的。特别是周记者和她的朋友们,更是没修炼过的,体质都不太好,必要的保暖措施还是得准备好。

好在现在人多,平均下来每个人也就三四十斤。而各人的修为不同,体力也不同,所以分配下来的背包重量都不一样。朱颜和师父、大师兄,几乎每人都背了上百斤的东西,而精英五班的同学们也大多背了近五十斤的背包,留给周记者和七个同伴的,加起来也不到一百斤。

尽管如此,走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后,周记者和四个女伴肩上的背包就已实在无法扛住了,她的三个男伴的步履也有些踉跄了。朱颜他们干脆将这一百斤的东西也给分掉了,这才使得队伍前进的速度勉强加快了些。

这一路上,朱颜与周记者他们也是边走边聊,他这才知道他们与终南山的那些隐士的想法其实并不一样。虽说他们确有寻道的念头,但更多的则是避世隐居的心思,就像陶渊明笔下的桃源人一样,而并非真的要出家修行。

对于修行是不是非要出家不可的问题,朱颜也曾认真地考虑过。出家自有出家的好处,放下了一切,也许心容易静,入道更快一些。但对于有家室的人,出家就意味着他要抛弃最亲最爱的人,这又是情何以堪?

是不是修行就非得要斩断情丝、远离红尘呢?也许千年来的修行者,已习惯于这样去理解和实践,但朱颜觉得这约成俗定的东西,也不一定就是绝对的真理。比如上古时代的伏羲、黄帝等等,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明显是个大修行者,可他们从未出家。就算是一向讲究出家修行的佛教,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