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建一所金字塔,可是个不小的工程,至少要等到大家安定下来再说。所以,那块紫水晶就被搬到岩洞的最里面,暂时收藏了起来。
外面的建设事业,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岩洞前的那块平地上,又有四间房子建好了,估计到下午还能再建四、五间,这么快的速度得益于朱颜他们昨天准备了充足的建筑材料。
而昨天盖的那三间房子,自从陈老师和学生们在里面生起几堆炭火后,墙壁便很快发汗变硬。用木板订成的门,木条和厚塑料膜蒙成的窗户,都已经装了上去,估计今晚就能入住了。这不,已经有人将一许生活用品搬了进来,迫不及待要享受乔迁新居的喜悦了。
离岩洞最近的那几块地里,两位师兄和周记者他们,用木条搭成了房子的模样,只要再在周围、顶上铺上塑料膜,那塑料大棚便算大功告成。
岩洞里昨天浸泡下去的那些果蔬种子,已顺利地萌芽长根,长势甚至比农夫们培育的果苗还有好。看来,用雪水稀释的温泉确有奇效,非但不影响植物的生长,相反还有出乎意料的催生效果。
一切都是崭新的开始,一切都富有生机,工作虽然辛苦,却是那样的富有新鲜感和成就感,怎不让大家的激情澎湃?
对于习惯于都市生活的周记者她们来说,这种日子远离了剧烈的竞争,远离了各种各样的功利思想,远离了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此时的自己才是最真实、最纯粹、最快乐的。
而对于陈老师夫妻和学生们来说,这种日子让他们尝到了开拓者的喜悦,尝到了前所未有的心灵的自由,也尝到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滋味。同时,劳动也锻炼了他们的体魄,锻炼了他们的意志,还让他们获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机会,这些都不是课堂中所能得到的。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长白山上气候多变,多云、多雾、多雨、多冰雹,整天迷迷蒙蒙,难得见到太阳,这对于植物的生长是不利的。
如果在山上的其它地方,年平均温度在零下七摄氏度到三摄氏度之间,全年有八个月是冬季。除了高山耐寒的植物,其它物种很难生长,更别提对环境要求较苛刻的农作物了。但在这儿绝对是个例外,因为有温泉热量的补充,常年气温稳定在十几到二十几摄氏度,山谷中植物的品种本来就极多。何况现在又建了塑料大棚,农作物的种植就根本不成问题了。
这天下午,朱颜和大家一起建起了三个塑料大棚,并且从树林里移来了不少腐殖质堆积在里面。这样既可以让腐殖质分解为无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