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衙门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
在华夏一直传承这一句话,那就是民不与官斗,几千年的官民关系让国人清醒地认识到强权即是真理,尽管民主化进程已经持续了半个世纪了,但是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一旦碰上和政府打交道,哪怕再胆儿大的热血汉子也会不由自主的产生一种发自骨子里的畏惧感。
也许是骨子里还有一根做奴才的筋还没有抽出来吧,任庸望着广电总局门前的两个石狮子,和门两边的铭牌,总感觉走进了清朝的衙门,心底鼓涨涨的信心正在一点点的减少。深深吸了口气,任庸硬着头皮加快了脚步,里边可是坐着电影审核的六大主审呢,这可是张大哥好不容易给他争取来的自辩机会,若是进去晚了令主审心生不满,那乐子就大了。
这都月底了,再过几天就是阳历新年,一旦《国难日》错过了今年最后一班车,那就只能和贺岁档说拜拜了。政府官员也要过年啊,总不能让人家专门等你吧,原本这一次的电影审核就是今年最后一批了,要不是张庆生在里边起到了作用,任庸想找到机会进行自辩都是痴心妄想,主审投票反对,这比广电封杀都核恐慌啊。有了这个印象,你今后拍摄的电影作品那就别想轻松,电影审核员要是不能让你的电影推倒重来个几次,那就别想在广电混了。
《国难日》审核不通过的消息确实打了任庸一个措手不及,在他印象中这部电影不但能顺利的通过审核,而且能获得国家推荐的名额。谁能料想,电影竟然没有通过审核,更别提进入国家推荐了。南京题材确实是敏感题材,但是在剪辑的过程中,任庸全程跟随,以网络人士对于国家态度的敏锐观察力,剪掉很多妨碍和谐的因素,血腥画面也进行了象征化处理,少儿不宜的镜头也被符号化了,一切有可能误导观众的因素都考虑过了,说是万无一失都有可能,谁知道竟然在历史方面被否决了。
这真是个天大的玩笑,最不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竟然出现问题了,这令任庸感到匪夷所思。要说那么多关于南京题材的电影,那一部最接近历史真实情况,《国难日》绝对排在首位!身临其境进行拍摄,这都能出问题,那真是无话可说了。和张庆生沟通后,任庸感到非常困惑,若是专家提出日军的形象有所拨高,那还算情有可原,毕竟都是中国人嘛,这大家都懂,不用专家说第二遍,任庸立马进行处理,保证让广电总局的各位官老爷们都嗨的唱京剧。
电影有歪曲历史的地方,这是主审给出的理由,任庸当着张庆生的面就说肯定是有人在背后搞鬼。张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