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地上千亩的宁安影视学院是宁安人的骄傲,尽管它只是一个无人关注的二流影视学院。
上戏、中戏、中影......在这些影视类顶尖学府的光环笼罩下,一些普通的影视学院很难脱颖而出,打响名头。
宁安影视学院的成立,完全是顺应宁安影视基地蓬|勃|发展的潮流。只不过在不足十年的校历上只出过一些小有名气的女星,其他的不足道矣,也难怪出身宁安影视学院的学生,都戏言这所学院是培养影视行业农民工的基地。
放眼望去,在全国各大影视基地,都有出身宁安影视学院的幕后工作者,例如摄影师、助理导演、编剧、场务......台前工作者也有,大多是跑龙套的,而且还是只有背影的龙套,工资拿的还没有群众演员高。偶尔有个正面镜头,说上两句话,也在后期处理中被剪辑掉。
像任庸这样的,能在三年之后一飞冲天的,也仅有他这一例。许多出身宁安影视学院和任庸同届的校友甚至同学,在菜市场里拿着秤杆、在工地上啃着硬馒头、在富丽堂皇的酒店......厨房里,偶尔抬起头,看着电视机里或者报纸上关于任庸的报道,眼中充满了艳羡的目光。
李强以残疾之躯加盟工作室,迅速受到重用,担纲执导了《超级大忽悠》这部热播都市剧,令不少同学心动不已。虽说李强是任庸的同班同学加室友,但若是自己前去投奔,总也能混个一日三餐温饱吧......可是,看着仍在自己手里挣扎的活鱼,嚼着粗硬难咽的馍馍,感受着近在咫尺的熏烤,很多人眼中的亮光迅速黯淡,心头都是一阵叹息。他们,曾经,也是满怀梦想,而今已经动摇信念多年,荒废太久了。
今日我以学校为荣,明日学校以我为荣,这句话同样说明了一个真理。那就是,当一个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上取得了不菲的成就,这所学校就会因为这样的学生而在社会上声名鹊起;同样的,当学校闻名遐迩之后,它所培养的学生,自然被社会所接受,被企业所追捧,更能把握机会成就一番事业,反过来再次回报学校。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生生不息,学生和学校是双赢的结合。
但是,像宁安影视学院,由于没有培养出来啥有名气的影视大腕,十多年来一直默默无闻。从这个学校走出来的学生,从来不主动将学校挂在嘴边,因为一旦说出来,就意味着你的出身不好,无法和中戏、上戏等名校出身的影视新人比拼,更加缺少出头之日。
英雄不论出身,可那是英雄以英雄的身份说出来的。对于新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