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特别情报部 下(第1页)

1902年8月,美国,旧金山。

“小伙子,能请你喝杯下午茶,一起聊聊吗?”

残阳下,刚刚下工回家的瘦弱青年被一名操着广东口音的中年男子主动搭讪,看对方没有恶意,两人走入了唐人街的一间雅致茶楼。

随后的聊天中,年轻人被这位陌生人展示的科学未来迷住了,飞行器,多么美妙的设想啊。

一周之后,他辞别父母,在致公堂会众和那名男子的护送下踏上了回乡的旅途。

“冯如,原名冯九如。出生于1883年,汉族,广东恩平人,精通机械原理......”

就是这个年轻人,后世被尊为“中国首创飞行家”。

......

“请问,这是亨利希·德列津尔先生家吗?”

“我就是,请问您是?”

亨利希医生疑惑地接待了一位陌生白人男子。

“哦,我是香港新世界洋行的雇员,名字叫亨利.卡许,听说您有意转让一份新型药物的发明专利。我们可以谈谈吗?”

“当然可以!您请进,卡许先生。”

1902年,九月,德国,科隆。

穷困潦倒的机械工程师狄赛尔以一万英镑的价格转让柴油发动机专利,并以年薪一千英镑的高薪接受了世纪机器公司发动机项目部首席工程师一职。

“这不是在做梦吧?”

当签下两份文件,迪赛尔依然不敢相信自己的好运。

“狄赛尔,1858年出生在法国巴黎,柴油发动机发明者。”

这就是摆在季风案头的资料,因为资讯不发达,迪赛尔的生平资料难以查找,只有寥寥几行字。

发明柴油发动机之后,迪赛尔这位只了解技术并不了解商业运作的发明家犯下了一生中最大的一次错误,他急于推向市场的20台柴油机由于技术不过关,纷纷遭到了退货,这不但给了他巨大的经济负担。

更重要是影响了柴油机在公众的印象,在随后的几个星期里几个有意向的厂家纷纷退出。没有了资金来源又负债累累,这就使得狄赛尔的陷入了极端贫困。

当他用颤抖的手欠下合约的前一天,他已经写下了遗书。之后第二天,狄赛尔拿着头等舱船票从科隆港出发,经过二十几天的旅程到达神秘的东方。

在另外一个时空,这个一心痴迷于柴油机研究的发动机天才在柴油机的研究道路上一条道走到黑,经历了无数的失败,最后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