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袭(第1页)

马尼拉,菲律宾第一大港,是一座有着近千年悠久历史的海滨城市。

这座城市濒临天然的优良港湾马尼拉湾,城区横跨巴石河两岸,人口密集,商业发达,土地肥沃,风光秀美如画。这里是菲律宾最富庶,最丰饶之地,人口有百万之多,而华人就有四五十万。

五年前,杜威率领的美国亚洲舰队和麦里特率领的美远征军第八军打进马尼拉,取代了西班牙对菲律宾的统治,随后又征服了附近的马来土著部落,把四周的乡镇和地区并入马尼拉,使马尼拉逐渐扩大,成了美国统治菲律宾的基地。

虽然美国人在菲律宾采取了不同于老殖民者的新殖民政策,在政治全面引进美国式的资产阶级政治、司法和教育制度,力图培植本地亲美势力。在经济用自由贸易和限制贸易的不同方式,使菲律宾依附美国市场,成为美国资本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这种‘怀柔’政策虽然分化了菲律宾土著势力,然而美国殖民者毕竟立足未稳,四年前开始对菲律宾独立革命的镇压结下的民族仇恨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化解的。

依靠两万多名装备了新式斯普林菲尔德步枪和少量哈其开斯机枪的美国远征军虽然装备精良,火力强悍,这么点人却只能防守马尼拉,奎松等少数几个沿海城市,根本无力完全肃清菲律宾境内的反抗武装。

而美国人收买的阿奎纳多伪军,警察等土著势力只能维持一下地方治安,甚至还会和反抗军眉来眼去,暗通款曲,根本指望不。

在吕宋岛,马尼拉和奎松以外的广大地区,著名的反抗军领袖“基佬”阿基努和“野狼”沃察等人领导的‘卡蒂普南’,以及由冈萨雷斯和阿维利诺等人领导的‘雷利埃诺’等抵抗组织依然活跃,在马尼拉以南以及奎松以北地区,天天和美军在丛林里捉迷藏。

捉迷藏,躲猫猫,确实是一种危险的游戏,一百年前的现在令美军头疼,一百年后令中国人头疼。

在棉兰老岛,美军正在与当地的摩洛族战士冲突不断,摩洛人一直想要在棉兰老地区建立独立的伊斯兰国家,坚决不愿意屈服于新的殖民统治。

摩洛人战士在打仗前会施行一种宗教仪式并吃下麻醉药,经过祭神和吃药后的摩洛战士都深信他们能刀枪不入。在精神和药物麻醉的双重作用下,美军士兵的步枪根本不能有效阻挡摩洛人的冲锋。而在茂密的丛林中,带毒的弓箭杀伤力并不弱于子弹。

至于民都洛、巴拉望等省,美国人不过是维持着名义的统治罢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