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吴知县要见自己,张力立即就带上200银子跟了上去。现在人家知县大人肯见他了,看来这次危机快要过去了。
跟在赵师爷身后,他们一行来到了昆明县的县衙。县衙的样子和以前电视上看到的县衙其实差不多,外面有衙役把守,门外还设有击堂鼓和一面大锣,可以击鼓鸣冤。不过这些东西可不能乱敲,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衙役们看到赵师爷后显得很尊敬,由此不难看出绍兴师爷在衙门中的地位。事实上衙役还算是官府中的小吏中的一员,虽然无品无级,但好歹有点俸禄可拿。而赵师爷只是吴知县聘用的幕僚,薪酬需要由吴知县支付。如果论级别,这衙役大概相当于后世的地方民警,享受公务员待遇。而赵师爷虽然地位挺高,却只是一个临时工。
从侧门进入县衙之后,赵师爷进去通报了,而张力只能在外面等着。现在毕竟是在大清朝,这封建社会的那一套东西自然不能不遵守。就算你再不舒服,你也必须去适应它。除非你能能力改变这一切,否则还是选择融入其中才是上上之策。
等在门外反正没有事情,张力开始观察起整个县衙的建筑结构。这昆明县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估计不少于二三十亩土地。整座建筑由中轴和东、西两侧副线上的许多个单元和密密麻麻的房屋组成。主体建筑有大堂、二堂、三堂、狱房、厨院、知县宅、大仙祠、虚受堂、思补斋等建筑。看上去不仅气派非凡,更充满着一种庄严神圣的感觉。估计如果一个斗升小民初入这县衙,必定会有一种压迫感和畏惧感。这也是古代建筑工匠的高明之处。
而且通过观察,他还发现县衙的建筑风格与民居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说民居的门槛比较低,而县衙里面的大门门槛却非常高。人要想走进去,必须跨过这高高的门槛。在跨过这道高高的门槛的时候,好像心里就已经有一种声音在提醒自己――自己是什么身份,人家是什么身份!
事实上在封建时代,不仅是县衙,只要是达官显贵的家里一般都是这样的高门槛。这也就是俗话中高门大户的由来。从这一点上面也能看出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非常森严。
正当张力感概万分的时候,赵师爷走过来叫他进去。吴知县现在要见他,张力立即就收了收心神。
这次吴知县是在昆明县衙的后花园中接见了张力,这也让张力第一次见到了他们昆明县的县太爷吴友志。
这吴知县别看已经五十多岁了,但人保养的非常好。长着宽额国字脸,面试白净,看上去有股不怒自威的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