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在休息的驿馆里一呆就是三天,几乎都快把张力闷出病来了。乾隆皇帝可是一个大忙人,一时之间自然顾及不到他们。当然了,傅恒、阿桂他们身份不同,加上他们在京城有自己的府邸,所以暂时也想不到他们了。这些大佬一时之间都各自有自己的事情,所以张力他们这些人只能默默的等下去。
“妈的,呆在这里都快闷死我了。还是先出去逛逛吧。”张力终于忍不住了。本来他以为自己的受赏诏书很快就会发下来,哪知道竟然要等那么长的时间!这小子完全忘记了一点——官场上的效率从古至今就非常慢,更何况现在还是在大清朝!这次打了胜仗,除了几个主要将领和官员的官职是由乾隆皇帝亲口决定的,其余官兵的赏赐都要由兵部和吏部商讨之后才能做出决定,然后交由皇帝过目。一旦皇帝同意了,这件事情才会最终定下来。所以要等到张力拿到自己的受赏诏书,估计起码还要等上十天半月。要知道这速度已经算快的了,毕竟这说起来简单,但其中牵扯到的人员和官职数量是非常多的,这安排起来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完成的。
这京城是大清国的国都,不仅驻扎着十几万满汉军队,还居住着上百万的大清国民。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八旗子弟。大清以八旗立国,所以对八旗子弟可谓是照顾有加。当的差事可以世代世袭,每一个旗人生下来就有一份俸禄,吃的那可是铁杆庄稼。大富大贵先不说,至少衣食无忧是没问题的。清兵入关以前,清太祖努尔哈赤把满洲军队分成了四旗,每一旗,起初是七千五百人。后来因为人数一天天增加(以满人为主,也包括少量蒙、汉、朝鲜、俄罗斯等族人),又由四旗扩充为八旗。八旗旗色的分别,是除了原来的正黄、正红、正白、正蓝之外,再加上镶黄、镶红、镶白、镶蓝。这些旗的编制,是合军政、民政于一体的。满洲的贵、贱,军、民,都编了进去,受旗制的约束。后来,随着军事的发展,又增编了“蒙古旗”和“汉军旗”。三类军旗各有八旗,实际上共为二十四旗。原来的本部,由于区别上的需要就专称“满洲旗”了。
清兵入关的时候,这些旗人大都是能骑善射,勇于征战的。入关以后,他们受到了爱新觉罗氏家族世代的优待。和皇室血缘亲近,地位比较高的,当了王公大臣,什么亲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之类。地位低一点的,当什么参领、佐领之类的官职。剩下的普通旗人也当了一名旗兵。由于他们开国有功,地位特殊,世世代代食禄或者受到照顾。特别是满洲旗的旗人,更加享有特殊的身份,他们大抵是满洲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