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邀请内尔森教授(第1页)

出了苹果公司后,柳风一行人直接回斯坦福大学。

在车上柳风问了下安德森苏黎世银行那边的答复,安德森说已经和银行总裁联系过了,苏黎世方面是十分希望柳风向苹果公司推荐苏黎世银行来处理上市事宜的。

并承诺会尽量保证目前的四个投资人最多拿出24%的股份就可以保证成功上市,并保证柳风的份额不会高于6%。

柳风想都没想,就让安德森代表自己回绝了,并表达了自己的理由。

首先,柳风表示,既然封存了除分红外的其他权利,那么就不要再表达什么了,因为那与自己的形象有损,自己是绝对不会去做会引起股东误会的事情。

其次,在美国上市最好是美国的银行比较好,否则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华尔街的银行家越来越不讲究了,很有可能在上市时下绊子。

最后,柳风并不反对苏黎世银行直接去联系其余掌握股权的股东,如果他们能说服其他人的话,他本人是没有意见的,但是他们必须保证这么做不会引起美国同行的反感。而且柳风不会对这件事情发表任何看法。

最后,柳风希望苏黎世银行在股票发行后为他买进2%,以保证他至少25%的股权。如果有相关法律冲突,那就另立账户操作。同时也希望苏黎世银行在他个人信息方面给予保密,如非必要最好不要透露。

在苹果上市后他还需要通过苏黎世银行进行一笔抵押贷款,以苹果的10%股票进行抵押,不过要看当时的上市情况再做打算了。

内尔森教授在听着柳风和安德森的对话,唐静娴在一边帮忙翻译,心中很是感慨,美国50年代的孩子很少有人能达到柳风这样的高度了。

更多的是被称为腐烂掉的一代。他们吸大~麻,举行不雅派对,损坏公物,上街游行等等。

遇到事情采取极端手段,或者因为利益放弃自己坚持的信念。

很少有能像柳风这样看到危机后,用点并不违反原则的小手段迅速的打掉反对声音,并且还和对方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而没有撕破脸。

而且从现在的交谈来看,起码在资金方面来看是没什么问题了,30%的苹果公司股份,即使流通部分刨除对冲的2%还有3%,按照5亿市值来算,那也有1500万美元的现金了。

内尔森教授开始认真的考虑自己是否真要成为这个年轻人在美国的专职律师了。

在听到柳风和安德森的交谈告一段落的时候,内尔森向柳风提出了自己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