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开始在国际贸易舞台中崭露头角,不过外贸的进出口权的问题就凸现出来了,89年12月1日中国政府宣布开放200种商品的进出口权,开始为中国企业对外出口松绑,并开始进行全产业的进出口贸易普查。
对于中国经济开始发力,各国给出的重视程度各不相同,最重视的是日本企业,面临柳氏技术封锁吃到苦头的日本企业开始推动日本政府和柳风和解。
特别是在日本经济泡沫被柳风和日本政府联合挤碎行动上,使得日本企业开始重新考虑和柳风的关系,因为柳风在日本的影响力现在已经十分的庞大了。
同时因为在中国市场上的失利和长江集团不断在各个技术领域挤压日本企业的生存空间,日本企业如果想快速跟上新技术潮流,最好的办法就是解除柳风对日本公司的技术封锁,但是这件事情牵涉的日本右翼势力的利益,因此日本各个企业开始希望右翼转变对柳风的态度。
但是这件事情却受到了三井财阀为首的日本超级财阀的抵制,因为随着柳氏的壮大,中国军力开始了大面积的提升,日本在亚洲的地位无疑开始受到威胁,并且日本想恢复正常国家的愿望无疑也越来越渺茫。
中日之间的仇恨远不像德法之间的仇恨那样得到了谅解,并且在二战发动对华战争的日本,一直因为美国的支持而没有进行清算,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人都明白一件事,日本不低头道歉,那么中日根本没有和平的道路可走。
而三井作为日本战争的既得利益者,怎么可能同意日本想中国低头,而且对于中国政府要求的不得参拜战犯的要求,日本政府也不可能答应。
特别是在今年中国在东海的演习中,日本政府打算羞辱一把中国政府的计划惨败,这也犹如在日本军方的脸上狠狠打了一记耳光,日本军方一直宣称日本的潜艇技术是亚洲最好的,但是却还没进入作战区就被发现了。
同时中国政府的决策,特别是柳风在整个事件中的指挥,也是日本政府没能保住潜艇的原因,如果不是柳风命令直接发射反潜导弹,日本潜艇一定会在关键时候上浮保住潜艇的,那个时候直接一个潜艇故障就可以掩盖所有事情。
并且美国在旁边保护,中国政府也不能拿日本政府怎么样。
结果柳风的命令,使得日本潜艇军人连话都没来的及说就被击沉了,这让日本军方无不震惊,以前日本军方炮制**,不过是想给自己多要点钱,使得自己的经费更宽裕。
但是这次潜艇事件,让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