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重组(第1页)

对于柳风转向高科技的航天方向,中央领导们是欢迎的,因为主脑毕竟是死的它是分不清楚什么什么是重要的,下决定的永远是人。

因此柳风不务正业的在国内搞东搞西,不少进了核心基地的人是有意见的,为什么?走不出地球他们就得一辈子呆在里面出不来嘛。

对于他们的意见柳风干脆是不予理睬,自己虽然也不是刚回来那会的玩心那么重了,但是国内的情况真的不适合直接一下子拔高的,因为中间的断层太大,断层太大走出地球后很可能会被别人反超的。

柳风在将自己的公司拆分后,逐步的开始出售,国内这个时候一批的早期发家者都比较看好柳氏的相关产业,因为这些产业是有着十分先进的管理基础的,同时还有着遍布全世界的销售渠道,绝对是优良资产。

柳风整整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才将整个的低级产业拆分出去,拆分后的产业只有沈阳的柳飞、红旗集团、柳氏卫星、柳氏导弹、柳氏火箭、易趣、思科还有柳氏登陆装甲车集团。

12月苏联进行了苏联临时委员会的讨论会议,最后决定苏联解体,这个时候的苏联经济状况已经十分的严重了,实际上更多的原因是押后了三年解体,使美国资本和国际游资在苏联搅和的更加彻底,反倒加深了苏联的经济问题。

柳氏集团的对苏贸易部分可以使说是苏联没有国家破产的救命稻草,93年底的时候,甚至出现了柳氏产品成为硬通货在苏联流通的情况。

1月1日苏联正式解体,中国政府宣布接受苏联人民的选择,相信苏联人民能够自己处理好自己的问题。

西方世界则表示苏联又回到了民主的大家庭中,而美英则是暗暗窃喜和平演变终于成功了,但是对于中国这个还是走着共产主义的国家,美国和英国也是毫无办法的。

原本89年的美国在中国挑起的内乱,还没等动手就被中国政府扑杀在萌芽阶段,由此导致中国在准备了2年后,直接寻衅打算突袭美国了,在93年的下半年美国人员去中国发现中国民众的美国人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不再像是过去那样的友好了,防范心理十分的严重。

同时美国对中国的出口也在快速的下滑,中国国内的消费基本上都是被中国内部企业垄断,日本原来称霸全球的家电产业,也被香港的柳氏家电集团牵头组成的中国家电产业集团,打击的溃不成军。

不过好在美日英三国的市场利用中国没有加入WTO,设置了高关税的壁垒,抵制中国产业的突袭,并且在其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