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MUD的诞生(第1页)

对于柳风和苏联的贸易,世界各国都没怎么太注意,因为柳氏卖的都是低附加值的东西,什么袜子、背心、裤衩之类的棉织品,还有水壶、暖瓶、照相机之类的日用品,还有各类的塑料制品等等。

因此对于柳风在莫斯科建立一个新工厂,只有极少数的汽车行业的人进行了关注,但是因为也只是个协议,开工还不一定是什么时间,所以也就没有多少人在意。

随着日本的参观事件过去后,美国的UPS也提出了参观请求,柳风照例是批准,然后把拉里拽到西安去当解说员去了。

因为来参观的UPS货运公司,是世界上最早进行集中转运的公司,因此对于柳氏这套系统的价值避暑都明白,因此在参观完后,直接就定4套转运中心,并且不需要技术的转让。

双方在柳飞磋商后达成一致,柳氏集团以每套9亿美元的价格出售4套转运中心给UPS,并帮助UPS建立起来管理队伍。

双方在沈阳公布了相关信息,UPS的发言人表示在这4套转运中心建成后,UPS的货物中转速度会进一步的提高,并且可以大幅的降低递送错误的可能性。

7月11日,柳风看到了新闻7月10日台湾华航的王锡爵,架机在广州白云机场降落,中国政府希望通和台湾接触交还货机和人员。

本来在5月出的时候,柳风还等着这个事情发生呢,结果什么动静都没有,柳风还以为自己的翅膀严重影响了历史了呢,结果2个月后该发生的继续发生了。

对于这件事情,柳风并没有什么意愿去帮忙,因为自己就是造飞机的,劫机这种事情绝对是不值得提倡的。

柳风不想发表意见,可是偏偏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要来采访他,对于英国人在这个时间来采访,柳风从心理就觉得有点怪异。

果然见面后,英国记者首先的问题就是对于王锡爵事件的看法,柳风很明确的表示了这个事件是中国民航和中华航空之间的事情,自己对这个时间没什么看法。

随后英国记者就把焦点转移到在苏联建立的汽车厂方面去了,柳风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个恐怕是美国人授意的来探底了。

自己在香港的红旗轿车也没少卖了,几十辆是卖出去了,要是说美国人没弄去一两辆去研究估计是没人会相信的。

既然美国人研究了,那美国人就一定发现了很多的技术是十分先进的,自然在苏联建厂就有技术流入苏联的可能。

柳风详细的解释自己在苏联建厂的条件,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