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恒岳走后,新任“大汉四川军政斧”的都督蒲殿俊,上任没几天便不顾劝阻,执意要进行大阅兵!
1911年12月8曰上午9点,大阅兵在成都东校场外如期进行。
和王恒岳之前得到的情报一样,阅兵果然中途发生兵变,站在检阅台上的都督蒲殿俊、副都督朱庆澜仓皇逃离。乱兵从校场中蜂拥而出,在成都城内四处抢劫。
“一时遍地皆盗,草木皆兵。其被劫情形,自一而再,自再而三,甚至有被抢五六次者。”“锦绣成都,遂变为野蛮世界矣。”
革命革命,那些打着革命旗号的什么保路军,什么旧军官,和土匪又有什么区别?带给成都的不是胜利后的喜悦,而是一幕惨剧。
而在此时刻,魏顺之、蒋乃蔽,也连同大量军官,集合一千五百余士兵,以乱兵名义冲进成都机器制造局、银元局等等各处,几乎将这几个地方的所有机器、物资洗劫一空!
随后,运送着这些物资的士兵,由东门离开成都,在马啸和伍潜龙的接应下,向荣县转移。
在事后的成都损失统计中,记录了成都机器制造局、银元局等等地方损失惨重,几乎成为空室。银元、物资倒也算了,可那些机器却是几代人的心血好容易积攒起来的家当,如今却转瞬化为乌有
身为军政部长的尹昌衡自乱兵中突围,至凤凰山新军驻扎处,召集几百名新军,慷慨陈词,泪如雨下:“全川存亡,在此一举,只要众军听命,昌衡愿作先驱,生死不计!”
并拔军刀斩断一树,“若有畏缩,同如此树”。
众兵深受感动,愿效死力。于是,尹昌衡率领学生军策马提枪,进入成都平定暴乱。这一年,尹昌衡27岁。
而哥老会的“同志军”也大举进城,四处捕杀乱兵,成都城内一时血雨腥风。
在成都最为紧急的时候,人们又想起了那位退位的总督赵尔丰,他毕竟威望卓著,而且手里还有担任他的警卫部队的3000巡防军。于是,商民纷纷诣尔丰环跪,吁请维持治安。
赵尔丰起初以恐涉嫌疑不便干预,绅民固请不已,此心凄恻万分;又闻军队肆扰不休,若不急行设法,更不知形势要发展到什么地步。
于是,赵尔丰发布了一张布告,要求所有乱兵必须立即回营,既往不咎,否则就军法从事。布告的落款是“卸任四川总督,现在川滇边务大臣”,没有盖印,只用朱笔画了一个“印”字。
兵变当晚,成都城内的三股势力,同盟会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