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传来叮当的响声,安馨的尖叫旋即传了出来,“陈思!陈思救命啊!”
陈思慌忙跑进了厨房,顾昔溜达到外边凑到亭子里听安子明等人聊天,正好听到陈正远说起平湖制药,“厂里原本有几样广受欢迎的产品,后来给拿出去和外资搞合作,不晓得怎么弄的合资公司没有搞起来,方子都变成外国人的了……”
陈正远和妻子何桂月原本都是老平湖制药厂的职工,何桂月的腿是一次工伤造成的,当时正面临国企改制,职工下岗返聘,何桂月自然没能返聘,而且医药费也给多方推搪着,结果耽误了最佳治疗期落下残疾。
陈正远是正规中医学院的毕业生,在厂里也属于科研骨干,给平湖制药返聘回去的时候待遇在当时来算不错,只是要给妻子治腿,又供养两个上学的儿女,经济上一直都很拮据,徐成静卷款外逃,平湖制药陷入混乱,连续近一年的工资都拖欠着,陈正远只能靠打零工养家糊口。
何桂月本身文化程度有限,又因为腿上的残疾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能在外面摆小摊赚些钱添补家用,整日里给城管赶来撵去的,有时赚的还没有罚的多。
“其实厂子里的效益一直都不错,改制后也正经红火了一阵子,大家都想不通怎么就闹到了破产的地步?”陈正远有些忿忿的说。
顾昔看了眼面色沉重的安子明和顾钧吾,对陈正远说:“陈叔身上有技术,为什么不考虑继续从事中草药研究生产相关的工作呢?”
陈正远叹了口气,神情苦涩的笑了笑,“现在的中药企业哪里还有真搞研究开发的?都是翻箱倒柜的寻找古方、验方,最多就是搞一搞仿制创新……平湖几家中药厂规模都很小,只需要生产工人,我的年纪人家又嫌老……”
顾昔先前在房间里看到一叠子奖状证书,都是表彰陈正远在药物研发方面的成绩,而且从他的笔记里能看出确实是个有能耐的,没想到这样一位经验丰富的中草药专家居然落魄到这种程度,由他的境遇也可以想象出中国中草药行业的窘迫现状。
“我有位朋友正在筹划要搞一家中成药制药厂,如果陈叔叔有兴趣我可以帮你介绍一下……”顾昔笑着说,“不过不敢打包票,我想以陈叔叔的能力,大概会有用武之地。”
陈正远的能力究竟如何还不得而知,但试一试总没什么关系,对顾昔来说,他现在最发愁的不是资金,而是专业人才的匮乏,用一穷二白来形容正恰如其分。
顾钧吾和安子明现在对顾昔的惊人之处差不多都习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