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回 夜论丧忌(第1页)

第24回夜论丧忌

王义豪一时还无法适应这种几乎近似原始部落生活状态。但他知道,自己从现在起必须去适应,要认真的领会和学习这个时期古人们的智慧和经验。他向伊尼萨要了一根松树明子仔细的观看着。松树明子是红松材质、油脂饱满的木材。红松树干年轮的结合处存有一层层的红色油脂,这油脂浸透的木材,透明锃亮,温度一高,就溢出来,粘粘的。它的味道很清香,松香的原料就是这松树明子的油脂。红色的油脂极好燃烧,而且一块不大的松树明子可以燃烧好长时间。他知道红松是东北小兴安岭独有的树种,被称为中国的国松,在后世红松的资源也接近枯竭。

王义豪看着手中燃烧的松树明子,不由的想起电影《智取威虎山》中的一句,“山里点灯,山外点明子,给三爷拜寿”的台词。没想到以后自己也要“山里点灯,山外点明子”以此为灯了,心里难免一阵心酸。

正当王义豪拿着明子在那发呆时,伊安布素拿来了一大皮袋的茅草风风火火的走了进来,掏出里面的茅草,散在门口左右两边,然后又把门左边的一卷毛皮打开,铺在了这些茅草上。

王义豪看着几张不大的兽皮,根本就不够两个人的铺盖。他连忙把兽皮全部拿到了伊尼萨所在的右边,指着放在门左边的那卷棉门帘子说:“伊大爷,你年龄大了,多铺盖点,我有这个呢。”,随后自己把这个用于厂房冬季防寒的近4米长、2米宽的的棉门帘折成三层,铺在了厚厚柔软的茅草上。

他坐在自己铺好的床铺上感到很满意,随时捡起了几根茅草,用手揉了揉,很柔软,他就着火光仔细的观看才发现这不是一般的茅草,而是和人参,貂皮齐名的东北三件宝之一的乌拉草。

一般的现代人对乌拉草知道的已经不多了,更不要说看到过了。乌拉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叶细长,绿色,一簇簇丛生,花穗绿褐色。但千万不要小看这些象羊胡子,样子在普通不过的貌不惊人的小草,这种小草确有着良好的保暖防寒的功能。

在东北地区漫长的冬季里,气温很低,最低可达摄氏零下四、五十度。防寒是东北人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尤其是冬季每天在野外劳作的人们,穿一般的棉鞋是难以御寒的。他曾听老人说过,过去,一般东北山里的老百姓穿的都是用兽皮做成的皮乌拉,在皮乌拉里絮上用木棒捶打过的这种韧性极好,又柔软又暖和,吸水性又好的茅草,就是再冷的天也会不冻脚,因此得名为乌拉草。乌拉草是过去东北山里人冬季里不可缺少的必需品。每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