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明修栈道(七)(第1页)

清晨的洛阳,笼罩在一片淡红色之中,因为太阳初升,雾气还没有散尽,因此一切就显得格外的美丽。

站起身来,杨浩舒展了一下懒腰,捧起热茶喝了一口,说道:“招凌敬。”

如今诸位大臣都在皇宫内办理公务,不过片刻时间,凌敬就来到,跨进门,说道:“陛下。”

“凌爱卿,朕正有话问你。”杨浩说着,放下手中宗卷,问道:“事情办得怎样了?”

“陛下,工匠们加班加点,总算制作出一千具。”凌敬说着。

“一千!”杨浩点着头,想了一想,又说道:“吩咐下去,尽快再制作五百具!”一千五百具,应该够了。

凌敬一愣,说道:“陛下,羊皮已经告竭了!”

“次突利来的时候,不是送来不少么?”杨浩一愣。

“陛下,若是数量倒是够了,可是在实验初期,损坏不少。那些废次品又不能使用,因此就浪费不少。”凌敬说着。

杨浩点点头,说道:“既然是这样,快马让燕王迅速在突厥采购一批羊皮,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尽快!若是阮君明攻下武关,就要三路大军齐出,可不能因为洛阳尚未完备,而延误了战机啊!”

“微臣遵旨。”凌敬说着,刚要退下,就见魏征走了进来,想必是有什么事情。

“陛下,楚国公已经擒获了李子通,闻人遂安不战而降,汪华被在遂安郡大败之后,也是选择了投降。”魏征说着。

“嗯,让杜伏威将李子通、汪华等人押送洛阳。”杨浩说着,又吩咐一旁的太监,说道:“召裴矩。”裴矩是吏部尚,这个时候,就需要他安排人手接收吴越诸郡。经过连续不断的培训,河北已经有大批从州县学“毕业”的官员,足够充实吴越,牢牢的掌握各层阶级。

“至于杜伏威就让他带着辅公祏入京,杨善会尽快赶赴丹阳,与王雄涏共掌江淮军。”杨浩说着,当然,杨善会不是一个人去。

当魏征退下之后,杨浩就转而想起阮君明,武关究竟怎样了?

此时的武关,厮杀声、金戈声已经响彻在武关的空,久久不曾平息。

屈突通虽然派出了精锐,但隋军也在奋力的抵抗着,因为地势的关系,最多只能是十多人并肩厮杀,使得战线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在两军短兵相接之后,弓箭手的作用就变小了许多,唐军后方的弓箭手几乎是无计可施,因为在他们面前的是自己的兄弟,总不可能将他们射杀。至于抛射,这样的地形却是作用不大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