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孤城(第1页)

洛河水,顺着偃师城南端绕了一个圈之后,悠悠的向东流去,然后又汇入了大河,奔腾到海。

就在昨日黄昏时分,洛河水位突然暴涨,这种异象自然引起了杨浩的注意,派人探查之后,却是发现尚有几具郑军的尸首,被得全身浮肿,已经断气了。从这样的情形来看,杨浩已经猜到了一些了,想不到,徐世勣居然用水淹的办法。

而就在稍晚一些的时候,时间刚进子时,就接到了徐世勣的情报,详细的记录了金镛城一战的情况。

“卢照夕?”杨浩沉吟,初唐四杰之中有个卢照邻,只是不知道这两人有什么关系?不过随后,抛开这个念头,关注起战报起来。

郑军总计两万人,溺死者至少万,因为尚有一些人寻不到尸首,但是计算出来的,是大约有万余人,俘虏七千人,余下的缺口,应该就是朱淕以及两军对阵时被隋军斩杀的士卒。而自己,则损失不到两千,这样的战绩,可以说是不错。这不是击溃战,而是近乎于歼灭战了。

这些俘虏,留着,会消耗粮食,而且不可用,忠心度大打折扣。至于斩杀,却不可取。夺取洛阳之后,杨浩的目的就是要迁都洛阳,从而可以更好的掌控中原,明帝建造东都,并不是没有理由的。如果斩杀,洛阳民心不稳,想了一想,让人安排这些士卒,前去武安郡,还是挖矿。河北的武器较为精良,就是因为燃料是石炭,燃烧的温度高,打造出来的铁,杂质少,虽然还比不钢,却比一般的铁要好许多。

本来河东多石炭,杨浩是知道的,后世中,山西的存煤品质好,易开采,多是浅层开采,成本低廉,短期内就可以投入使用,比起印象中的其他地方,尤其是南方的煤矿,有着巨大的优势。

只是,河东初定,石炭这种东西,一定要掌控在政府的手中,以避免世家取得开采权,那便是暴利。政府开采,同时设立有效的监督机构,反腐倡廉,尽量避免有人利用石炭大做文章,甚至是暗中卖给李唐。因此,杨浩并不急于开采,只要邯郸一带的石炭矿藏,能够及时生产,在这个时代,就足够了。

七千俘虏,就是押送至武安郡,这样不仅没有屠杀的罪名,还可以开采所需的石炭,一举两得。前番,河东的战俘,表现良好的,又是河东人士的,有的被放回,有的则就任小组长、小队长之类,情况比起一般的工人,要好许多。

如果产量高,所在队又不死人,表现忠心良好,那些人还可以逐步提升,毕竟日后,若是天下大统,开采石炭,就要出现变化。那时候,除非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