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天津机器制造局的新起色和战事起(第1页)

话说小陈大刀阔斧的处理着直隶的军务政务各种问题,一封来自天津机器制造局督办胡燏棻的奏疏摆在了小陈的案头。

由于小陈在天津机器制造局提出了“高福利,重创新,强管理”的新方针,制造局的工人们可以说是超级卖力的生产军火。由于新建了5个陆军作战师,需要大量军火,因而大家都是玩命干活,自觉加班加点。

而有一个中级技师平时负责出厂抽样检测,这时不但不自觉加班干活,反而主动向胡燏棻提出要休息一俩天,胡燏棻以为他是要偷懒,把他给好个说。这个叫徐欣的技师也不气馁,搬出了建厂方针说自己要想点新点子搞创新。胡燏棻也是脾气好就同意了。

结果这个徐欣就提出了集中技术人员,研制改进手榴弹并大量装备军队的建议。(其实手榴弹历史悠久,而且最早是中国人发明的,在19世纪一度遭冷遇。)

胡燏棻感觉这个点子可行,就写了一封奏疏传到了小陈手中。

小陈在心中惊呼,这真是"闭门家中坐,福从天上落啊”。作为21世纪穿越回去的人,他可太明白手榴弹的重要性了。在原来的时空轨迹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哪一次不是使用了无数手榴弹。就连他穿越的前几年,还听说某武装份子仅用手榴弹就击毁了一架现代化军用飞机,由于飞机飞得过低,机内人员无一生还。

真是天佑中华啊,本来小陈就一直坚信天津机器制造局有着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中国的第一艘潜水艇就是出自该局。

小陈怀着激动的心情大笔一挥,“擢户部拨出白银2万两以供徐欣研制改进手榴弹,研发所需技术人员只要在天津机器制造局内的,一律由胡燏棻组织协调。研发出好的手榴弹之后一边研发一边生产,以装备部队。”

手榴弹本身不需要多么高难的技术,而且当时一些其他国家根本不怎么重视,因而对制造技术不怎采取保密措施,引进技术也很简单。很快第一批手榴弹研发成功。

研发成功后的手榴弹迅速装备到了作战师,投弹迅速被编入了作战师的正常训练内容之一。训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准度训练,不拉拉环或引信,直接投出,瞄准远方的箩筐投,以练习投弹的准确度;另一方面是在模拟攻防演练中,投弹时让手榴弹爆炸,以体会实战场面,感受爆炸效果。

根据小陈的旨意,作战师在使用的同时,将建议继续反馈给研发小组,研发小组随之加以改进。

由于天津机器制造局曾成功研制出了潜水艇,那就好办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