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谈话(下)(第1页)

秦轩又就医师少,百姓军队就医困难提出了些建议,用来解决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其实可用的方法也有很多,可以通过制药得到解决,一些有常见病和多病的效果的验方,搞一个标准出来,可以做成丸或是散剂或膏剂,放在药房里出售。

百姓有得病的,可以直接去买来服用,这样就不用去医馆排队看病了,在象军队里,一些外伤用的止血活血,舒经活络之类的方子,也可以这么做。

就算是那些医护兵不懂得高深的医术,但是可以自己处置那些伤员和一些小问题,也是一举多得的方法。

“嗯,静远说的那些,只要是好的,适用的,朝廷一定会采用的,解决百姓看病难的问题这个方法也不错,小毛病就直接去买药吃,大毛病去医馆看,好方法,可是百姓如何知道自己得的什么病呢?”李明问道。

“这个也简单,以后大学毕业的医科学生多了,不是每个都愿意去工作,有的也许愿意自己搞营生,朝廷可以规定,药铺必须配有专门坐堂的医师,如果对百姓自己病因不明的,可以去坐堂的医师那里诊治就可以了”秦轩说道。

“嗯,这也是个办法,可是直接买成药的病人,如何知道怎么服用?”李明问道。

“这个简单,成药必须有包装,比如丸剂,可以装进小瓷瓶或者陶瓶,里面放进去药的同时还要放个说明书进去,这个说明书上就写明了此药适用于那些病,并且可以在说明书上写明病的表现症状,再就是服用方法和禁忌症等”秦轩说道。

“这样也不错,可是那么多成药,得需要多少人来写这个说明书?”李明问道。

“这个大人完全不用操心,直接可以用印刷书籍的方法印刷使用说明书,而且我还有个很好的印刷方法,会使印刷变的更简单,更省事,更便捷”秦轩说道。

“哦,秦静远难到有什么好的方法不成?说说看”李明饶有兴趣说道。

“这个也不是很难的事,咱们大唐也有铅,只要用铅浇铸出大小同样的小铅柱,在铅柱上刻字,然后在做一个木质的格子,格子里填些黄泥,把需要的铅字填入格子里,然后就可以印刷了,根据所印刷的需要,只要换铅字模具就可以了,而不用工匠反复的雕刻木质的印刷模字,这样既省时,又省事,又简单,而且不浪费,只要多刻些铅字模就好,而且铅字模也耐用,也不易磨损,大人觉得是不是很方便呢?”秦轩笑着问道。

其实这个活字印刷在公元十一世纪开始使用,也是咱们华夏文明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