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IQ测试(第1页)

接下来,就是对蚕茧的进一步研究。

虽然不知道蚕茧会不会像人类一样具有不耐烦的情绪,但为了以防万一,给人家一个好的印象,李景然在心中给自己定下“五条军规”之后,就快步走回卧室,反锁上寝室门,然后坐到电脑前,准备回答蚕茧刚才的问话。

“对不起,真智,刚才去了此洗手间。哦,我不是你的父亲。我是你父亲的朋友,他把你交给了我,让我以后代他照顾你。”李景然接过蚕茧——现在应该叫真智——前不久向他提的问题在后面的对话框中写道。

他原本打算承认自己就是真智的“父亲”,来个“李代桃僵”。父亲啊——“人工智能”之父!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光是想想就能让人全身发抖,带给李景然的冲击,绝对比中了100个五百万还要强烈。

但仔细思索一番后,李景然就断然放弃了这一无比诱惑的前景。原因很简单:他不敢去冒这种“假父”的风险。如果真智真有“智慧”,只要稍微反思一下两人之间的对话,就能够发现与他“聊天”的,绝对不是“原来的父亲”。

这是其一。

其二,虽然李景然也可以以“父亲”的名义,对真智说自己就是他的“父亲”,前面的一些话只不过是对“儿子”的考验。但万一真智不信呢?别忘了,既然假设他是真正的人工智能,那么,就别指望他没有“怀疑性”。

其三,——这点也是李景然最担心的——,万一那两兄妹的老子在真智身上留有什么暗门,比如设计一个对话的切口,就像真智第一次问他那个“你是要给我搬家吗?”这个问题,他老子设计的标准答案却是“我住在楼下”这类牛头不对马嘴的东西,显然,如果情况是这样的话,李景然的回答已经让真智起了疑心,而后面跟自己的一番对话,不过是进一步的“反试探”,更让人害怕的是真智在自己的智能核心当中已经启动了对“敌人”的反制程序:像如何回答自己,如何进一步的误导、欺骗甚至是攻击敌人。

就是说,目前的真智,其实并不是一个人畜无害的“小朋友”,而已经是一个不友好的,怀有反制目的狡猾敌人!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未料胜先料败”,这是李景然从历史中学到的第二点经验。

所以,综合考虑之后,李景然觉得自己不足以承受欺骗可能带来的代价,因而,在某些问题上,他选择了“以诚待人”。

“没关系!只要不让我冬眠,我就觉得一切挺好的。对了,我该如何称呼你呢?父亲把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