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手莫伸,伸手必被捉。”还有一种说法叫做“要想人不知,除非已莫为”。这些道理当官的比谁都清楚,然而,由于贪念以及于犯罪成本低,铤而走险的是绝大多数。不过,即使那些贪官能侥幸逃过法律的制裁,但在平时只要有人一提起贪腐之事,他们就会联想到自己,心中的恐惧感、不安感,是可想而知的。
常飞在前世看过一份调查材料,说当官的都没有安全感,他们最具焦虑感和失败感。看着那些额头冒着汗的镇上的干部们,常飞在脑海中冒出了一个前世想做,但由于自己被暗杀没有做成的一件事,那就是制订措施,鞭策他们好好工作,强力推进他们做一个称职的干部。同时控制住他们,树立起我常飞的绝对权威。
虽然自己还只是个小干部,但自己已初步在这些官员中树立起了威信,他们现在又都处在对自己的恐惧之中,常飞认为控制镇政府的时机已经成熟,所以决定趁热打铁,提出自己的改革意见来了。常飞知道,整几个贪官,只能敲山震虎,却不能根治官场积弊,更不能让这些人服服帖帖地跟着自己干。只有改人治为法治,对官员们实行严刑酷法,才能把他们从官老爷的宝座上拉下来,战战兢兢地由太上皇改变为人民的公朴。要让官员们明白,官员并不高人一等,相反却只是老百姓的服务员,当官是为了做事,而不是榨取老百姓的汗水。
常飞并不担心官员们会反了天,清代末代皇帝溥仪被改变的事实证明,任何官员都是具有可塑性的,他们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就会养成什么样的性格。晏子春秋·杂下之十》:“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现在的轩辕国官场生态并不理想,通天大官可以草菅人民,地方官员也能随意致人于死地,前世钱友华用河豚害死苏国兵等三个分厂长,却没有人能为他们伸张正义。官员们手中掌握着国家的所有资源,手中的权力大得可以让他们象帝皇一样随心所欲。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各类老百姓想都不敢想的现象普地皆是。钱友华一家至少贪污了一个亿,但他还只是个镇党委书记,而其他更高地位的官员呢?房产十几处,高级轿车好几辆,二奶、三奶上百个,高官们在一起,不是比的政绩,而比的是二奶数量。每当想起这些,常飞往往都会义愤填膺,恨不得抱着机关枪,冲进官场把他们都“突突”了。
既然如此,我就只能打破常规,冒些风险,在小范围内先改革试点,随着我在官场的不断进步,再逐步推广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