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上百匹骏马在泥土大道上奔驰着,卷起的灰尘遮天蔽日,好一番,鼓点般整齐有力的马蹄声就像是敲击在人的心弦之上,不用看也知道人马都非一般。
这正是王主等人,原先依着王主的性子并不会如此的赶路,军务有郭靖,教中有一应三代弟子和禁军,他这个最高统帅到是显得有些无所事事,带着黄蓉一路游山玩水,吐纳修炼,悠哉悠哉的好不快活。但前日傍晚的一匹快马打断了他的平静生活。
在他不在的这段日子里,禁军的攻势没有丝毫的缓解,一鼓作气再次前进了百里左右,一时间攻无不克,江北的二线鞑子部队无不望风而逃,到是穷则闹市无人闻,富则深山有远亲,此话一点不假。
任是谁都看得清楚现在的形式,如今的宋朝今非昔比,北地王一人就足以抵得上十万精兵,活生生的被人捧上了神坛,成为了战无不胜的象征,而南方之人以天朝正统自居惯了,对北方的情况了解不多,大多数人都不清楚北方鞑子的精锐部队正在远征西方,而是以为他们跟辽和金一般,日暮西山,已经不行了。
这些胜利的消息可是让人给乐坏了,一时间站出来想要趁着北伐捞上一比好处者不计其数,一个个都好似忘了王主那寒闪闪的屠刀一般。
如果仅是这样到也罢了,王金等人眼中除了王主就再也不认其他人了,只要你敢来,我就敢杀,不信我手中的刀没有你的脖子硬,但是前几天发生的一件事却是让十个校尉分成了两派,都开始犹豫不决起来,就连郭靖也不敢善下决断,说不得要把北地王给请回来。
哪里有压迫,哪里自然有反抗,蒙古人在北方的高压政策可少不了大批的反抗者,而北方自古就不缺热血豪迈之势,从前大批的反抗者打着宋朝的旗号到也是闹得有声有色,但是蒙军的一番强有力的镇压让他们一时沉寂了下去,但这些反抗者所谓的义军却一直并未消失,敌人势大只是转到了暗中,三天两头的在小地方偷袭一番宣布着他们的存在。
但如今的禁军在北方收复了大批的故土自然是让这群人争相来投,前阵子每天都少不得千余人扶老携幼的前来,本就打得是宋朝的旗号,现在宋朝的王者之师一到,就算有人反对也阻碍不了大局,一切都向着好的一面在发展着。
杨传家是靠近荆襄一带反抗鞑子最大的一股势力,据说还是曾经天波府杨家的后人,此等忠君爱国之士一直在北方与鞑子战斗,从未停歇过,现在又是第一个主动来投,郭靖自然又将其树立为典型,经过一番请示,理宗直接下旨册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