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06年新年的到来,银河影业集团正式宣布改名为谢尔曼娱乐集团,同时将旗下的诸多公司整合为12家子公司。除了米高梅、联艺、狮门、顶峰、欧罗巴和寰亚公司之外,其余六家子公司均为谢尔曼娱乐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而即便是这六家有外来资本的公司,谢尔曼娱乐集团也处于绝对大股东的地位。
新的谢尔曼娱乐集团拥有三家办公地点,其中银河diàn'yǐng公司、狮门diàn'yǐng公司和顶峰娱乐公司在即将建成的谢尔曼diàn'yǐng公园;米高梅、联艺、寰亚和欧罗巴则搬到已经被杰德赎回的米高梅大厦办公;剩下的公司则依旧留在原来的银河办公地址——伯班克东风传媒中心。
而在宣布公司整合完毕之后,谢尔曼娱乐集团继续宣布他们将谋求在未来三年内上市。与此同时,花旗集团、美林证券、高盛公司和摩根大通宣布将竞争谢尔曼娱乐集团未来上市的主要股票承销商。
杰德自然手里拿到这四家公司的承销方案,不过杰德却知道在明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美林将彻底破产,而另外三家也不得不接受美国联邦政府托管来避免破产。如果是杰德的话,杰德的确愿意找一家小的证券公司来做承销商。毕竟等金融危机发生之后,谢尔曼娱乐集团这样债务合理、营收健康的公司会立刻成为股市的定海神针。到时候人家根本不在乎承销商是不是大投行,只要符合美国的基本规定就立刻会审批上市的。
但此时的谢尔曼娱乐集团已经不完全是杰德的一人独大的公司,虽然杰德手上的股权是最大的,但是杰德为了保持公司的稳定还是引入了意大利裕信银行和伯克夏哈萨威公司的投资。裕信银行是欧元区最大的投资银行,再加上它的意大利背景自然就很容易被杰德信任;至于哈萨威公司则因为这家公司的主席是沃伦巴菲特。同时公司还有高管持股和内部员工持股,算了算,最后能在股市上发行的公开股可能不会超过10%,勉强符合相关规定。思考了许久之后,杰德最后将花旗和摩根大通的方案拿了出来,放进自己的抽屉。
“谢尔曼娱乐集团的开年大戏居然是歌舞片!”作为好莱坞最资深的diàn'yǐng娱乐刊物,《好莱坞报道》很快就拿到了几大院线公司的拍片计划,而谢尔曼娱乐集团的第一部戏居然是《歌舞青春》。
虽然这部戏挂名的制作公司是顶峰娱乐公司,但发行公司那栏可是写着谢尔曼发行公司。在另外一个平行时空,迪士尼出品的《歌舞青春》的前两部只是电视dià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