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历史与现实
俩口子说定了,过了几天,施诗派人带大夫去高升客栈看看,表明他们送佛送到西的意愿。
一来二去的,邬思道也跟那小厮倒是聊上了,他又没地可去,回家乡,自己待罪之身,回去麻烦得很。来京是找姑父的,结果姑父嫌贫爱富,把他赶出来了。现在身体也残废了,若不是遇上四福晋,他只怕也死挺了。想来想去,若能安身于四爷府倒也是个去处,于是跟小厮说,府里要不要人,他虽然残废之身,却也读过些书,做点文字之事也能成。当然他也是会说话的,自己被福晋所救,自然要报恩的,残障之躯,愿为福晋驱使。
等的就是这句话,当然也不能太容易,让人觉得自己正等着他这么说呢。施诗让人又送了一百两银子,本来施恩莫望报的,若丈夫缺乏回乡的路费,直管说话。
邬思道看着银子郁闷了,他可是七窍玲珑心的,他之些日子把一辈子的事都经历了,对于四福晋这么照顾自己,他没点想法怎么可能?这些日子他跟小厮聊天为啥?其实就是为了这个,他想知道这里面有没有四爷的影子。但小厮是特意选了外院爱说话,但什么都不知道的家养奴才。什么话也没套出来,只说主子俩口子是难得的好人,对下人们虽然严厉,但从不作贱人的,心真是善的让邬丈夫千万别跟主子客气,有什么为难的说一声,主子能帮的,一定帮。
邬思道想想,又来了四爷府致谢了。这回施诗亲自接见了这位,带着小胖子。
隔着帘子,施诗看到邬思道三十多岁的样子,中等的个头,隔帘看不清脸长什么样,但大至很说得过去。唉,完全不是电视里,那个矮小的半老头神棍的样子。而这位说是残废了,但也只是拄杖而行,倒并不严重。刚他行的是汉人礼,双手抱拳,长揖一躬,拐杖放在边上,他也能站稳的。
“丈夫身子可大安了?”施诗请他坐下,柔声问道。
“谢福晋施于援手,王露铭感五内。”邬思道字王露,此时用字自称,也是对施诗表明自己的感激,当然也是拉近乎的意思。
施诗已经知道这是邬思道的字了,也没多纠结,笑着挥了挥手,“四爷是信佛的人,倒是要谢丈夫给四爷府一个结善缘的机会。”
施诗听过一个故事,说帮人是福报,能帮人的是有福的人。这让施诗很受触动,所以此时说的倒也是真心话的。
邬思道没想到四福晋竟然会这么说,他是一向峙才傲物,对佛学也是有很深的涉猎的,但有些事就是这样,越是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