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骂人家是虫豸,恨得赵常明牙痒痒,要是脾气暴躁一点的,可能真的要动手了。
不过他很快就压了下来,毕竟辩学已经开始,正事才要紧呢。
“口舌之力,我等百家之人,志在天下,岂可束缚在朝堂。”
“哦,明白了,你这次来出使是被逼的。”
赵常明:……
“闲话少说,我们还是聊回正事。
最近无意间看到江夫子著作《仁者可为君乎》的说法。
初看大为震撼,不愧是史家大贤。
然而细看之下,简直是狗屁不通,强词夺理。
现在有的文人真是恬不知耻,简直是挂羊头卖狗肉。
把人家兵家和商家著作,拿过来改一下,就说是自己的著作了,还说这是什么治国策。
真是笑话了,一个小小的名宿,哪懂得什么治国之道,就大言不惭的说自己会治国策。”
赵常明也是有备而来的,所以一开始就咄咄逼人。
他目标很简单,抛开里面的内容不谈,直接把这著作说成抄袭以及不懂装懂。
毕竟书是你写的,里面的内容肯定说不过你。你在著作的时候,肯定也想过这话合不合理,如何反驳这些话。
如果直接从内容上挑问题,那是最下乘的,一般都是留在最后没法反驳了,才会鸡蛋里挑骨头,殊死一搏。
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还是那句话,名家的嘴够硬,即使被反驳的哑口无言,依旧不愿意认输。
还会继续说哪个字错了,哪个词用的就不对。
这对于名家人来说,辩学的结果只有两个。一个是赢,另一个是打平,没有输这个结果。
因为他们的名气就是投机取巧得来的,真的输的话,没有自己的学说著作兜底,那真的是天塌地陷。
别人输了,名气可能会有打击,但不会塌陷。
人家在讨论他的时候,也会说他这个说法虽然错误的,但是他以前写的某某文章还是不错的,说的也有道理。
这就是有自己著作的好处,不会输的精光。
名家不一样,他如果认输的话,人家反而会说这人就是强词夺理,以前的都是强词夺理,胡说八道。
一下子就声名败裂。
名家投机取巧的好处很大,坏处也很大。
好处是不用去苦苦思考什么治国策,平天下策,以及修身养性一类的,不需要思考,只要等待别人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