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回 至宛城子龙喜马(第1页)

全文字无广告 第一百三十九回 至宛城子龙喜马

------------

从宛城至赵店,当日来时,历时一日一夜。从赵店回宛城,三军将士竟多化了一日时间。肖七对此,甚不满意。虽说大雨之后,道路泥泞,湿滑难行,但五千良马,好似成了聋子的耳朵。

反过头,看着歪在马上的士卒,肖七就觉得气苦,没骑过马的就是没骑过马,马上端直身子都难,更别提让马撒开四蹄,飞奔疾跑了。看来回到宛城之后,真要让赵云好好磨练他们了。

其实沿路之上,甘宁、魏延也大声教导过马上士卒。只是他俩骑术虽精,在肖七眼中,比起在公孙瓒的白马义从里待过得赵云,那就有天渊之别,云泥之分了。

五千士卒,骑术歪劣,是多化一日时间的一个因素。但几万斤石炭驼在马背,路面难行,也是制约大军难以快行的一个因素。

这两日一夜的时间,肖七深深感到,大军沿途远袭,运送军需的装备,必须改进。想当年,诸葛亮六出祁山,在益州那种极其颠簸崎岖的山道小路上,十万大军的军粮能得以完美解决,还真多亏了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

自己从后世穿越而来,一定得让诸葛亮的“木牛流马”,早日面之于世。不然,日后主公与马腾联手抗曹,在运输军需上面又得多化几倍的人力物力了。

一路之上,甘宁、魏延自然不知道肖七脑袋之中,数个大问题急需解决。见到肖七蹙眉,不言不语,还以为肖将军他是连续赶路,疲劳所致。因此一路之上,他们两人只教导骑兵几次之后,也就闭口不言,让肖将军他好安静休息。

赵云、张绣、简雍见到肖七,甚是高兴。从斥候信使口中,他们三人已经知晓,马腾在肖七的帮助下,已经攻破潼关、函谷关,驻扎在庐氏。从此之后,曹操要面临的,就是先将西凉的马腾、韩遂解决掉,才可以用兵汝南、宛城了。那么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大家就能够积蓄力量,壮大自己。

虽然知道马腾送给了肖七五千良马,但赵云接过肖七,看到肖七身后,乌压压的一片,竟全是高头大马,神骏异常。狂喜之情,溢于言表。

一向沉稳的赵云,向肖七寒嘘两句,就急忙奔到骑兵队里。左看看,右看看,笑得合不拢嘴。还用他那修长有劲的十指,不时摸摸身旁骑兵的马匹。抚向马鬃的手,舒缓轻柔,灵动跳跃,就像是在抚摸情人的黒缎一般。炯炯双眼,炽热狂乱。

不道赵云如此,出身三秦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