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以智这次来七宝,是应好友顾元的邀请,两人在前月苏州的一个诗会上结识。顾元一家在这里颇有名望,而且家就在七宝镇上,离泊船处并不远。方以智和书童稍作打听,就知道了路径,顺利来到了顾府的大门前。
一经通报,身材魁梧,不象秀才而更象武夫的顾元就冲着迎了出来,人还没看到,声音已经传了过来:“哈哈。方兄,我就算着你这两日要到,果不其然。”
方以智微作一拱,笑着说:“叨扰顾兄了。”
“哪里,哪里。我在附近的酒楼已经定好了位置,邀了几个好友,一起为你接风!”,说到这里,顾元靠近方以智,压低声音说道:
“我敢说,虽然方兄见多识广,这回也定叫你赞不绝口。即使是圣上,也未必尝得到如此美味!”
接着,顾元立起身,又大声说:“来,方兄,先随我到后院的井旁,洗把脸。顺便让你见识一个新奇物件!”
方以智随着顾元来到后院,只见顾元往井口的一个小筒内,倒了一些水,然后摇了几下连着的木杆,只见井水就从筒身旁,一个连着的铜管里面留了出来。这是现代江南农村挺多见的手摇活塞装置,把上方抽成真空,利用大气压就能把不超过七八米的井水提上来。有了橡胶,黄复华就让人做成了橡胶密封圈,做成了井水自提器。
顾元看着极为吃惊的方以智,得意地说:“怎么样,神奇吧?这个物件的发明者,和我们要去的酒楼的老板,据说是同一个人。”
顾元和方以智,会合了两个朋友,四人边聊边走,转过三两街口,来到了一条酒楼鳞次栉比的饮食街上。
顾元领着众人走到一间外观并不出挑的两层木楼前,指着眼前的酒楼道:“我就在这家如家酒楼订好了楼上的雅座,我们进去吧,定好的时辰差不多了。”
边上的一个本地秀才朱衮笑着说:“还是顾兄厉害,能在这里定上座位。我上次就订不到座位,只能在楼下大堂里用餐了。
方以智看到这个酒楼出入的人果然不少,比起两旁的酒家显然要热闹许多。抬头一看,顶上的匾是四个大字“如家酒楼”,下头还有一匾,写着五个大字,“敢为天下鲜”。
顾元从旁解释着:“这里的小掌柜说,这个鲜有三层含义,一个自然是味道鲜美,另一个是少有罕见的意思,再一个是是‘先’的谐音,开天下美食风尚之先!”
说笑间,几人走进了酒楼,顾元对着柜台那边笑着说:“刘掌柜,这回我没迟到吧?哈哈,不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