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仁等人是为名利所诱而投到黄复华帐下,如今,也颇有人物“主动”向黄复华投靠。
崇明现正七品知县陆建云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
算起来,现在距离崇祯三年盛夏八月,黄复华作为一个手头有点小钱的商人,派手下通过陆知县买个从七品的散官,也就是一年多的时间。陆建云本来根本没把这号人物放在心上,大明朝几乎每年都有这样的卖官指标分下来,摊派到崇明县。陆建云经手卖的这类没有任何实权的散官没有一打,也肯定多过半打。
然而,这次的事情着实有些诡异。仿佛就是一眨眼的工夫,当黄复华这个名字再传到陆知县耳朵里的时候,黄复华这个从七品的散官就已经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了。那个时间,是在黄复华公开抓捕周黑心,审判了十多条罪状后,对其处以极刑之后。
私自抓捕和处决人犯,那是何等目无法纪的事情?只不过,一个过去时的地方恶霸,没什么背景的小人物,也没有人特别在意。但黄复华桀骜不驯,敢于“黑吃黑”的形象,已经在陆某人的心中扎下了根。
然而,这个形象也是如此的不准确,没多久,陆建云就得到了黄复华和家丁协助水军剿灭悍匪的消息。这次,陆建云很是留心,第一时间就让人打听了一二,于是马上就知道了水军把总吴二林不过是黄复华的家仆,黄复华的军事力量都已经要让人仰视了。
显然,这黄复华不简单,是个要做大事的人。然而,陆建云对此已经束手无策了。
向上头报告有个私下招兵买马,意图造反的奸人?那么,自己这个一县之长算是揭发叛贼的有功之臣,还是会被追究助贼买官和失察的责任?黄复华这样的人物,对于自己又有没有防备,会不会提前下手,让自己死个不明不白?更何况,似乎黄复华还没有什么造反的事实啊?!
无疑,成功从科举场上杀出来的读书人陆建云是个聪明人,“千里做官只为财”,当黄复华大规模出兵辽东之时,知道告密不可行的陆建云就下定了决心,全心全意投靠黄复华。
黄复华所图甚大,不是那些有几百人马就占山为王的草寇。自己一投靠,至少在任上可以安稳无事。陆建云也不求再高升了,将来卸了职,自己一家老小就在这崇明岛上安稳度日吧。
黄复华若是真成了大事,自己也算是一早的从龙之臣。若是和郑芝龙一般被招了安,自己也不会被追究责任,没准还算有功。最不济,黄复华兵败,看这实力远遁海外还是没问题的。就算不能带上自己,到时候自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