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召唤可大(第1页)

崇祯皇帝没有追回诏书的行动,但他的思想活动却是十分活跃。

首先,他在心里自己检讨了先前下诏书的轻率之处。张可大在奏折里已经提到了逆贼掌握了东江和成山卫,贼首的家奴都混成了游击将军。面对这么复杂的局面,自己只提到了苏州府和逆贼,其余各方面该怎么处置都没有提及,不能不说是一个大疏漏。

但转瞬之后,崇祯又在心里为自己开脱起来。高起潜这个奴才还算是干练之人,他替自己巡视辽东军情粮饷也已有半年,从未有异常回报。可见,祖大寿等人及关宁军应该还是忠心的。东江不过是一些孤悬海外的岛屿,祖大寿必定是不够上心,所以被黄氏小贼乘虚而入了。对,肯定是这样。这小贼在江南都能悄无声息地经营,更别提东江这样的地方了。嗯,到时候以辽东军剿灭东江,登莱大军平叛成山卫,易如反掌!哼哼,朕一下子就抓住了关键,让张可大先剿灭贼首,其家奴自然不用忧虑,实在是上策。

想到这里,崇祯不觉就开心起来。不过,把苏州府上下官员一律擒拿问罪,还是不妥。不过,对于这个问题,崇祯马上又有了三个想法。

第一,崇祯指望着大臣们能够指正其误,把他的手诏封还。他也做好了“从善如流”的准备。如此一来,既解决了问题,还能君臣共同演绎一段佳话,流传后世。可惜的是,这一帮子内阁大臣没有人敢在气头上顶撞皇上,这道诏书竟然十分顺利地就传了出去。

没关系,没了第一,还有第二。崇祯还开始指望苏州府的文武官员们能够深刻反省,戴罪立功。他心里头已经想好了,只要这些官员认罪态度诚恳,他就从轻发落,只将这些人革职了事,将来还可以视才录用。但是,这个指望如今也成了泡影。这帮子乱臣贼子,不思皇恩浩荡,竟然敢投靠黄氏小贼!将来抓住了,必要个个诛灭九族!

所以,现在崇祯只剩下了最后一个指望。大都督张可大,朕对你可是寄予厚望,可别让朕失望啊!只要能一战克贼,其他的都是小事!可惜,张可大不知道崇祯皇帝对他的这般殷切期望。此刻,他正抱着必死的决心,领着将兵向苏州府进军。

话说1633年11月1日,黄复华得到京城消息的第二天大清早,焚香叩拜,经过一番一丝不苟的礼仪之后,张可大也接到了这份诏书。

接到这么一份诏书,张可大郁闷不已,禁不住就腹诽起当今“圣上”:我的皇上,我这奏折难道写得不够清楚吗?老话常说:小不忍则乱大谋。你就不能忍住气,好好地谋定而后动吗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