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干电池时代(第1页)

张可大就此接手指挥大任,安排合适可靠的人手守卫各门,打散分置辽部官兵,招募青壮小伙和大户人家的部分家丁,协助守城。

登州城修筑得非常坚固,它是从名将戚继光的祖父辈就开始修建、完善的军港重镇。如今的守军主力,一是张可大率领的,有着戚家军传统的浙江兵,二是,葡萄牙军官团教授过西方火器操作的明军,城头还排列着现时还算先进的各种西洋火炮。

无论从城防设施,还是兵员素质,登州都是固若金汤。城中不仅拥有充足的人力和物力,还可以通过水门和外界相通。原来,孔有德和他的部队打下登州,一共缴获了明军七千余人,马匹三千,饷银十万两,还有红夷大炮二十多门,其它西洋火炮三百门,还有不可胜数的其它武器弹药,盔甲兵器等等。

不过,现在孔有德再也没有办法从内部攻破这么一个坚固的堡垒。

到了1632年的2月1日,崇祯四年腊月十二,在天津派出的水军护送之下,朝廷的传旨官到了。

原来的历史中,因为大凌河城的失陷,在1632年的1月29日,崇祯四年腊月初九,“以大凌筑城招衅夺孙承宗官”。现在,因为辽东的重大军事胜利,坐镇山海关指挥的孙承宗自然也是劳苦功高。

崇祯皇帝和满朝文武正在发愁如何安置这位功高盖主的六十七八的老臣。正好,就出了吴桥兵变这么一回事,孙承宗的得意门生孙元化等人还迟迟不能平叛。于是,功劳被抵消了一部分,孙承宗这位老功臣被加了一堆荣誉虚衔,恩赐归乡养老了。

次辅温体仁也正好借着吴桥叛变的好机会,到处煽风点火,唆使党羽弹劾首辅(相当于第一宰相)周延儒用人不当,他举荐的山东巡抚孙元化等误国误民。他手下的一个御史还在接受黄复华托人送来的银子和材料后,上了一封杀伤力巨大的奏则:孔有德等叛贼只知道孙元化的恩义,目中没有朝廷法度。我听往来山东的客商在坊间传言,叛贼想夺取登州,奉元化为主,设立新国。我不知道事情真伪,但也决不敢隐瞒不报。

不过,周延儒是崇祯皇帝颇为器重的一位大臣,政治斗争经验也十分丰富,要想倾覆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虽然,这一年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朝野不宁。不过有大凌河这一战,那是一俊遮百丑。于是周延儒以退为进,承认在孙元化一事上犯了错,顺势要求把孙元化召回京城问话,由忠心得到大家认可的张可大暂时主持登州的防务。

孙元化就此被招回北京,问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