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2年9月21日,崇祯五年的八月初八,真是难得的好天气,晴空万里无云。
这正是早上约莫九点半的时间,王老太爷和往常一样,又在两个重孙辈的后生的搀扶和陪伴下,绕着自家的堡子遛起了弯。
王老太爷都已经七十二了,是这永昌堡里辈分最高的人,是王氏大家族的老族长。虽然王老太爷已过了古稀之年,但是身子骨仍然不错。就是这眼睛,也许是常年坚持每天吃鲫鱼苦胆的缘故,还是好使的很。就是左手不能拿重东西,即使是一口碗,也会引得左手抖个不停。
王老太爷对这堡子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可不是么,打小他就在这里四处玩耍。这堡里的每一座桥,甚至每一块石头和每一块砖,都留下过他的痕迹。
这堡子可有年头了,还是王老太爷的父辈时建立起来的,想起来就让王老太爷唏嘘不已。
这永昌堡的来历要追溯到嘉靖年间,那个时候,南方沿海倭寇十分猖獗,永嘉场的乡民们经常遭到焚掠。于是,老太爷的族叔王叔果和王叔杲兄弟就倡议集资建堡自卫。嘉靖三十七年的冬天开始动工,没等建好,中间那倭寇就来了一次,好在倭寇怕里面有埋伏,自己退走了。
历时整整十三个月的时间,族中父老捐出七千余两才建成这永昌堡。这七千多两是什么概念,就是实打实的材料费花了相当于六百万人民币。
大家伙用石块斜垒城墙内外壁,中间夯土,建成的城基约为3.9米,有4米多高。
从此,这堡子为抗击倭寇和保护王家的一族老小发挥了重要作用,人们在此安居乐业。如今,倭乱已经好多年不见了。王家子孙们发愤上进,考中进士,文武举人,秀才的人络绎不绝。甚至万历二十六年,即1598年,这里还出了状元王名世,成为这温州府有名的人文璀璨之地。
一路上的人们看到了王老太爷,都立刻让开了路,有的用尊敬的目光注视着他,王家的后辈们就叫着“太公”或是老族长什么的。
王老太爷很享受这每天的散步时光,看着这堡子里的兴盛景象,和来来往往的人群,似乎就有不少的活力从他们身上传来,给他自己增添了精力。
忽然,从东南两面的城墙上几乎同时传来了急促的敲锣声,还有守堡的兵丁的大声叫嚷:“有海盗,有海盗!”
没多久,代表战斗警报的大鼓也敲响了。堡内的人立刻慌成了一团,承平已久的人们没几个经历过这样的战斗场面。
“别慌,大家都别慌,都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