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保卫大凌河(四)(第1页)

一番调查下来,没有太多的成果,只知道是外侧营地先受到了炮轰。然而,一个巨大的疑问化为一团阴蔼,笼罩在大家的心头。到底,是谁,从哪里发射的炮弹?

从其他方向显然不可能,除非明军能插上翅膀飞过来。另外,虽然附近河道不少,但要说是大船载着大炮能摸黑夜行而来,这绝无可能。如果是小船载人靠近,再用炮轰击,那么什么炮能打这么远又那么轻便?因为在遇袭营帐的附近,怎么也查不出有沉重的炮车碾过的痕迹。

皇太极也想不出答案,只能好言宽慰并没犯下大错,但倒了大霉的吴讷格。然后,传令各处大营晚上加强警戒,在外侧也增强哨探和巡逻,特别是海上和河道的巡查。

经过了这个夜晚,后金军的士气都低落了两分,有人偷偷地传说,准是冤死的毛文龙死后成神,领着雷公电母发的神雷。

后金的围城行动继续进行,围城打援的战略意图也终于得到了实现。

原本在农历八月十六这一天,围城还不到半个月的时候,就有两千松山守军前来增援。但由于众寡悬殊,很轻松就被金兵打败了。

这回,早在遭遇围城之前,祖大寿就派人前来知会了,除了索要一些粮草军械,特别关照:这一次后金来势汹汹,足有近五万兵力。如果大凌河城被围,不用来援,只要守好松山即可。祖大寿还事先写了一份感谢松山方面出动兵马,打破后金重围,送来粮草军械的公文。有了这么一个过硬的功劳在手,松山方面自然不会再硬拿鸡蛋去磕石头了。

农历九月十六日,明朝总兵吴襄、宋伟率领六千锦州兵马前来救援,贝勒阿济格率领本部兵马迎战。这一次,明军以众击寡,阿济格等人节节后退。明军一股作气,把后金军逼退到了小凌河边。

皇太极听说锦州援兵到来,阿济格兵力单薄支持不住。于是,皇太极亲自带领自己的亲兵两百人,贝勒多铎部属的护军二百人、营兵一千五百人,佟养性率领的炮兵营等人马,还有抽调满族八旗护军而成的一千两百余人,浩浩荡荡前来增援。

看到阿济格所部形势不妙,皇太极亲自率领着自己的亲兵发起进攻。后金大军也紧随着发起了攻击。

人数不相上下的两军交锋,自然是明军落入了下风。

好在,祖大寿事先已经让他麾下的两千关宁铁骑来到锦州城,作为这次救援行动的预备队。于是,这个时候两千骑兵从后边快马杀到,掩护着大军撤退,总算是打了一个平手。后金方面的战报是:“敌兵望风远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