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保卫大凌河(六)(第1页)

皇太极决定集中兵力打击援军,他和大贝勒代善等人率领两万大军前去迎击明军,留下的一部分队伍负责严守壕沟,监视城内明军的动静。

皇太极看见明军的骑兵,步兵阵列整齐,各种大小火器枪炮都已准备布置妥当。皇太极认为“若候战车兵至,势必迟误。于是,率两翼骑兵列阵,呐喊冲击。”

明朝军马巍然不动,从容应战,枪炮齐发,“声震天地,铅子如雹,矢如雨霰”。

后金方面右翼兵马冲在前面,左翼兵马紧随其后,与明军展开了激战。

张春为了扼制骑兵,动用了许多战车,战车上配有各色火器,八旗兵吃了不少亏,冲了几次都没有成功。后来,后金的右翼兵马终于首先冲入了明军的战阵,明军一时被击败。但是,战败的明军迅速又聚集起来,凭借着队列继续与强敌作战,可惜又被随后杀到的后金左翼兵马给冲破了阵伍。

总兵吴襄等收拢被打散的兵马继续扎下营寨,据营而战。皇太极想用佟养性的炮兵部队,放在明军营寨的东面,用大炮轰击明军。不过,由于事先得到了通知,明军对于后金炮兵部队的动向极为重视。不等炮兵就位,就用预备好的骑兵,利用三眼火铳等各种火器不断冲击,使得后金炮兵无法发挥,只能靠后布置,没有取得重大战果。

皇太极“列营兵车盾于前,护军及蒙古兵于后。于是行营兵推战车迎敌,纵骑兵发矢冲阵”。不过明军方面也不示弱,“阵坚,施火炮鸟枪力战”。

激战大半天,在后金一波波的猛攻之下,明军终于显现颓势,开始撤退。皇太极“先遣精锐为伏兵,扼敌归路”。然而这回他的如意算盘没能打响,大凌河城围城前离开的两千铁骑就防着这一手,两厢交战,谁也没能占得便宜。

于是明朝的这路大规模援军徐徐而退,虽然损失近半,但后金方面也伤亡惨重,阵亡负伤共计两千余人。这和原本历史上,张春和他的三十余名将领被生擒,总兵吴襄等仅率数十人侥幸逃归的结果相比,无疑已是天壤之别。

前一日晚上,得到现代带响烟花讯号的城内明军,已知道白天会有这番恶斗。当来援明军和后金军进行激战时,大凌河城中的祖大寿等亲自率领城中的精锐兵马,向着来援明军的反方向全力冲杀。完全没有料到这一点的后金军,这个方面力量薄弱,又没有得到及时的增援,却是被杀了个措手不及,此处的防御被完全打破,后金军死伤无数。取得重大战果的祖大寿等人并没有恋战,在其他后金军来援之前就回城据守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