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你介绍个人,”卢翼指了指身后的男子说,“这是老钱,钱世发,他经常到外地收购国库券,是我们营业部的大户。”
当时的国债基本都是实物券,发行时向企事业和政府机关人员摊派。环球证券设立了门市部,专门从事国库券的柜台交易。条件很简陋,门市部才十几个平方米,每天用小黑板写出当天的买入价和卖出价,供市民买卖,两者之间其中的差价就是环球证券的佣金。每笔交易的金额一般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佣金非常有限。时间一久,上海的一些“黄牛”发现了其中的门道,他们主动跑到外省,从民间或国债服务部收购国库券,长途贩运到上海来卖给门市部。他们的交易额比普通市民大得多,先开始是上万元,到后来还出现了单笔交易额上十万元的大单。
周冠中扫了钱世发一眼,又指了指沙发:“请坐。”
老钱激动地坐下,然后介绍了自己跑国库券的情况。
周冠中笑着说:“你现在有什么困难吗?”
“我有赚钱的路子,但是资金太少,现在上海已有不少人发现了这条路子,所以我要跟他们抢时间,赚钱只争朝夕。”
周冠中哈哈大笑:“是啊,遇到商机快下手,错过时机难追悔。时间就是金钱!”
“对啊,所以我就想啊,我有路子,您大公司有钱,不如我们合作一把。”
“好。”
周冠中很快就想出了合作方式,他帮老钱向银行贷了一笔款,然后让卢翼带队和钱世发一起到各省去收国库券,每笔按照9比1分配,大头归环球。
这事儿一动起来,环球证券的国库券交易就立马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那时老百姓每月的工资不足百元,除了日常开支根本就没闲钱,都主动把国库券贱卖给当地的国债服务部,一张百元的国库券才卖80几元。各地国债服务部的国库券堆积如山,正愁没地方处理呢。经人民银行批准的国库券交易试点仅有上海等少数城市,于是,全国各地的国库券大量涌进了上海,流进了环球证券等两三家非银行金融机构。
环球证券和钱世发合作的时间不长,操作四五个回合之后,周冠中慢慢摸清了门路,让卢翼带人单独行动,回避以后的政策风险。
但风险不是想避免就能避免的,在金融市场这江湖上混,风险时时刻刻存在,只有完全退出江湖之后,才可能真正和风险之间建立一堵防火墙,否则,一切避免风险的想法只是良好的愿望罢了。
我讲的这个故事,既可以说它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