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变化才是唯一不变的东西(第1页)

吴迪向我们介绍说:“我们的数字播放器和itv都是定牌加工的,制造环节都外包出去了,自己只做外观设计、功能设计和数字内容。金视网最大的优势是持有大量的正版影视剧,现在著作权保护越来越严格,给我们构筑了一条维持竞争优势的护城河”。

石磊问:“最近公司的股票连续三个跌停,是不是跟业绩有关啊?”

吴迪说:“金视网前一段涨得比较多,最近的回调相对于涨幅来说,并不算大。我们公司的董事会和经理层都不太关心股价,毕竟它在正常的区间之内。股价高低变化是投资者理解的事情,跟我们没有关系。经营方面,我们公司的情况很好啊,一直都是增长的态势,没有任何改变。”

他说的这些话有点官样文章,基本上每个董秘都是这样应对公众的。不过话说回来,这也说明公司近期不会有重要消息发布,这是个规律。

吴迪给我们介绍了一个多小时,后来他接到一个电话,转头对我们说:“你们可真是运气好,成董事长要和你们见下面。”

“哦,太好了。”我喜形于色,毕竟做调研能采访到董事长是需要运气的。

大约等了20多分钟的样子,我们被带到一个宽大的会议室,在那里见到了成永正。

成永正是汉江商界名流,担任很多社会职务,每年都是财富论坛的重量嘉宾。我返回汉江的时间不长,才两年多,每年也会受邀参加财富论坛。但第一年我有事出国了,第二年他又到外地去了,都没碰上,所以这次算是第一次真正的面晤。

像成永正这样的企业家,算是新中国第一代的企业家了。他们大多从80年代开始创业,在一片混沌中摸爬滚打求生存,90年代摆脱温饱问题开始正经办企业,新世纪面临深化改革开放的机遇,企业才干得像模像样。在这批人中间,大部分还是一些大老粗,文化水平有限,靠胆大,靠运气。当然,这一代也不乏杰出的人,像柳传志、张瑞敏、王石、宗庆后这些人现在还活跃着,能够与时俱进,只是这样的人比例还不算多。

成永正早先是以纺织业起家的,汉江是纺织大省,盛产棉花,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90年代初,中小型国有企业普遍经营困难,上头决定转制,成永正用做小生意积攒下来的几百万元钱,承债购买了一家县办棉纺厂。体制转变后,棉纺厂业绩也变好了,成永正又积累了一些资金。

如果成永正继续一心一意搞纺织的话,成家的产业能否坚守到现在还是个问题,更不谈会像现在这么大。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