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碧波无垠的南海上,一艘白色的中型游艇游弋着。
游艇的天台上搭着两个五彩的帐篷,帐篷下是明黄的方桌,方桌边摆放着若干藤编的躺椅。
此时两个约莫30岁的男人靠在躺椅上,戴着墨镜,身穿绸缎面料的浅色衬衫,一边观赏大海上的风光,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的神侃。
自从传出天朝在南海成立三沙行政区的消息后,大陆上便有许多商人、渔民和学生纷至沓来,有的是想看看新的行政区能否带来独特的商机,有的是抱着观光或“宣誓主.权”的目的。一时间,昔日冷清的南海地区变得热闹非凡。
这艘游艇上的人也是来观光的,用躺在左边藤椅上的男子---于野的话来说,游“野海”比成熟的商业海景更好玩。于是这帮人利用周末的时间一起来到了这里。
于野是中部某省的一名金融投资家,正和他聊天的这位男子叫成钢,是同城的一名研究智能控制和人工智慧的科学家,不久前成钢接手了他家族的企业,所以他也是一名企业家,而且身家不菲。
“诶,成钢,你说没有了颠地,还会不会有鸦片战争啊?”于野将手中空空的矿泉水掷向空中的飞鸟后,扭头问道。
“我觉得不会有。”成钢望着空中的飞鸟,淡淡的说,“我们做实验的时候,只要实验的条件发生了变化,其结果都是天壤之别的。为什么经常会出现某些科学之谜?就是因为某些现象在一瞬间出现过,但当事人后来再做实验时,始终不能重现当时的结果,就变成了科学之谜。这实际上是个偶然性问题,当初之所以看到某些现象,是因为无意中许多条件聚合在一起,恰好构成了产生这些现象的因子。后来人们有意识的重复实验,却无法重现当时的实验条件,也就得不到想要的结果了,就失败了,这样就形成了无数的科学之谜。”
“你这好像不符合唯物论啊?”于野哈哈笑着。
“那不是,这种现象后来肯定还会重现,只是重现的时间被大大改变了。比如说,牛顿看见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现在伦敦牛顿的故居还一直保留着一棵苹果树,供千万人瞻仰。这怎么说呢?苹果树早就在那里,但没有人发现地球引力,非得要天才的牛顿在那里,才能产生万有引力这种理论。”
于野听了微微点头,表现出对这种话题饶有兴趣的样子:“嗯,有意思。”
成钢接着说:“其实也并不是牛顿这个人构成了‘实验’的条件,因为苹果树早就存在,苹果也一直在自然落地,牛顿也早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