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爆发后,道光曾下旨调遣周边省份援军入粤防备,广西巡抚梁章钜押送广西兵两千,会同湖广兵等,听从奕山指挥剿夷。《广东和约》签订后,外省兵勇被勒令离开广州城六十里。就是这六十里的路程,让这些外省兵在蓝衣军入广州时,没帮上一点忙。随后,这些人马被皇家教导师的前身部队,精锐掷弹兵部队以及其他精锐步兵给一网打尽。
广州陷落以后,给了广西几大的震动与不安全感,名臣梁章钜的继任者周之琦是清末比较有名的词人,任广西巡抚之后也在赈灾和农事有建言。但是,作为一个雅好文学的巡抚,他对于蓝衣军缺乏充足的认识和准备。出于傲骨,也看不起脸皮厚到能自称自己只能做太平将军,绝不能领兵打仗的两广总督祁贡。
道光二十一年,即1841年,道光曾听闻在浙江做生意的越南商人说英夷天伦悖丧,起兵犯顺。越南国工匠善制船炮,并能制造各类火器,故密照周之琦查探详细情况。
周之琦派遣探子进入越南打探虚实,得知,原来越南地处中南半岛,盛产稻米和矿产,而百多年来,东南亚就是欧洲殖民者活跃的大舞台,越南人比中国人更早和更现实地认识到火器的重要性,并进行了仿造和小规模生产。
越南的当时统治者为阮氏王朝第三代国王阮福暶,于1841年即位,卒于1847,在位年很短,历史记录不多。而其父阮福映则是一位较为有眼光的开明君主,他于1834年命人仿造蒸汽机车,翻译法文近现代著作。同时,他对欧洲人,尤其是法国人,有着既尊重又不信任的感情。他曾表示,越南可以通商,但是来越南的外国人,必须遵守越南法律。
越南和中国在该时代对于外来文明的表现不同,其原因有地缘因素,也就是欧洲人在远东的主要活动区在东南亚,离越南较近。根本原因却在于,中国由于长时期称霸东亚大陆,并长时间领先世界,养成了妄自尊大的性格。而越南本是中国属国(更早是中国领土,秦朝时已经置县),危机感更加强烈,国小民穷,更容易接受外来先进文化。
周之琦的探子带回了几名号称尤善火器的能工巧匠,就在桂林为广西军队制造火器。只是这几名工匠所能制造的,只是较早的前装滑膛枪,而且手工作坊的小生产模式,产量极其有限。
还没等这些火枪配备给广西绿营,吴大飞的四万大军已经开进了广西。吴大飞的西路军其实也分为两路,一路从北,出信宜,攻打广西郁林府,一路由吴大飞亲率,从南边直取廉州府。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