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对俄勒冈下手(第1页)

1845年三月份,美国第十一任总统詹姆斯·波尔克用笃信而大胆的语言,在他的就职演说上,表示美国对于俄勒冈地区的领土主张是“明确而毋庸置疑的。”随即他以强~势的姿态,向英国方面发出照会,希望重新与英国进行俄勒冈领土问题的磋商与谈判。紧张局势一触即发,双方边境上都出现了为了抵御侵略而进行的防御行为。

波尔克出身于田纳西,本人甚至还是一个蓄奴的农场主,在领土主张问题上,他对于德克萨斯有着更强烈的欲~望,而俄勒冈问题,他则是被卷入了北方领土扩张者汹汹的大潮中。

无论是英国,还是美国,都不愿意因为俄勒冈,再次上演1812年英美战争的2.0版本,随着俄勒冈哈德逊湾公~司的贸易点盈利能力逐渐被挤~压,美国数以千计的殖民者进入这一地区,英国人其实已经做好了失去这一地区的准备。更加重要的是,在皮尔内阁的主持下,英国正在进行着紧锣密鼓的经济政~策和商业政~策的改~革,对于一场会使人分心的战争,他们并不感兴趣。英国人甚至将两次对华战争的失败,归结于在搞经济的同时作战,十分影响作战成果。

更加危~机的是,美国是英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为英国的工厂主们,提~供从棉花到烟草的各种工业原料。这一时期,爱尔兰发生了重大的饥~荒,本土缺少粮食的英国急需美国的小麦为它解决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

不过,事情在走入灰暗之前,出现了转机。数万名中~国移民进入了哥伦比亚地区,同时他们在阿拉斯加、育空和夏洛特皇后群岛都建立了较为稳固的移民城市。惊愕于中~国人超常地开发速度,英国人似乎找到了另一条解决之路。

《1844英中密约》的签署,直接将美国推入了更不利的境地。

其实波尔克的身上同样承受着重大的压力,美国只是一个新生国~家,根基不稳,南北分歧严重,军力不振。而英国却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日不落帝~国,殖民地遍布世界,军力之盛,难以抵挡。

一旦英国决心动武,也许短时间内对美国来说,不足以撼动其存在,但是绝对会打得美国很疼。

但是,坚信着杰斐逊信条的波尔克,本来就是打算妥协的,他没有夺取全俄勒冈的幻想,只是想从英国的领土版图上,剜一块肉下来。

他猜得到,对于他的外交照会,英国人会拒绝,但是英国人送来的却是他始料未及的一个照会。

英国人单方面中止了美英共管俄勒冈协议,这块土地的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