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1年4月30日,英国内阁召回处理对华事务的在华公使义律,这是由于对鸦片战争的不道义深感不满的义律在年初的《穿鼻条约》中“勒索”太少。改派璞鼎查接任,并在印度领取新的舰队,增援侵华英军。
而一直跟英军打假仗的奕山,则不停地向北京发回言辞不详的捷报,昏聩的道光也只能假戏真做,对这个中国近代史上天字第一号卖国贼嘉奖一番。
受限于落后的军事组织制度,奕山只是听闻阳江县被一伙贼匪占据,而这伙贼匪曾经剿灭英军近千人的消息并没有传到他的耳朵里。作为放出“粤民皆汉奸,粤兵皆贼党”之“豪言”的奕山,乍听闻有粤民作乱,心道,这岂不正为我的观点提供论据了么?
从阳江过来的人说,阳江贼匪皆豪富,清一色的蓝皮军装,以金线饰之,高头大马,百金难得。兵勇皆着马靴,火器齐备,声威煊赫。只是他们都带着高帽,人们猜估计是吧辫子塞到帽子里了吧。
本来还想通过剿匪来给自己在对英失败的事情上补点分,只是一听贼人如此嚣张,却又收了几分心思。
“管他多厉害,只要不来广州,爷就先晾着你们吧。”奕山手持玉杯,享受着醇酒美人,全然不把阳江匪放在眼里。
自交了1200万赎城费,并签订了《广东和约》之后,奕山享受到了短暂的平静,一等事态控制住,他就快马加鞭报捷,至于贼匪之事他得细细考量,看实力说话。
而阳江民众也是充满迷茫的,这伙蓝皮进了城之后,一不举旗,二不开仓的,完全不按规矩办事。后来来了个自称市长的家伙,站在菜市口就吆喝了一通大家听不懂的词。什么人民的政府,为人民办事,绝不乱花纳税人一毛钱,唯一听懂的也就是惩治腐败了。
只是由于最初攻城后何沐平的开城门放行,那些有点什么毛病的基本都跑了,最终庞市长的大棒狠狠地举起,只能轻飘飘地落下了。
所以现在的广州和阳江有着诡异的气氛,广州方面假装看不见阳江有一伙蓝衣贼。阳江蓝衣贼假装自己本来就是阳江的主人。
阳江人在7月初的时候已经对这伙蓝衣贼没什么惧意了,那个黑衣人庞市长,大家也都明白了,这是蓝衣贼治理阳江县的知县,至于为啥叫市长,估计是这些蓝衣贼的风俗吧。
庞市长得到了何沐平的10万大洋的行政经费,他用这10万大洋迅速依靠那些来无影去无踪的“阳江市系统认定居民”建立起了一座钢铁厂,一座化工厂,当然都是小型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