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儿胡同,步军统领衙门。
由于军情紧急,宫里的一应政务基本上都放下了,军机大臣们,也就是现在的辅政大臣们,都聚到了赛尚阿的步军统领衙门来,商量面对中~华帝~国的强盛兵锋。
老臣潘世恩走路都得两个下人搀扶着,虽然现在还没到老眼昏花不能理事的地步,但是明显精力有限,进了门之后就开始了养气。
比他年轻的军机大臣何寯藻可已经沉不住气了,一进来,就问赛尚阿:“赛大人,如何?京师可否守住?”
赛尚阿对于这个心眼不大、只会读书写字却不怎么得力的汉臣并不待见,坐在那里一言不发,竟然不回答他。
何寯藻有些尴尬,又看到了实际上的北~京守军一号人物肃顺在旁,又问道:“肃大人,您以为呢?”
肃顺仍然一副铁面的样子,生硬地道:“有我八旗新军在,百万贼军也是徒劳。”
这番鼓舞士气的话一出口,并没有人叫好,因为明显这是夸下海口之言,而现在的辅政大臣们,不需要海口之言,而是需要务实之举。
辅政大臣中的主心骨穆彰阿这时候问道:“肃大人,听闻南蛮军中多有火炮,当年攻打武昌之时,就有千炮围城之事,若是此番再来一个千炮围城,我们该怎么办呢?”
肃顺想了半晌,道:“我自带兵出城迎敌,缴了他们的大炮。”
穆彰阿摇了摇头,显然认为这不现实。出城且不说会带来防守上的巨大风险,敌人的炮兵阵地,一定会部署相当的防卫部~队,那样的话,直接就变成出城决战了。如果打得好都不是问题,但是如果失败了,北~京~城将失去最后一点能作战的力量。
肃顺也知道这不是什么好办法,随即道:“这些南蛮无非是仗着枪炮精良,却丝毫没有血勇之气,这大炮确实难以防御。不如这样,从城内征发汉民,让他们站到墙头上去,到时候南蛮定然投鼠忌器,不敢随意发炮。”
这话刚出口,那边养气半天了的潘世恩突然咳嗽起来,明显对于肃顺的馊主意不满。
穆彰阿又道:“这自古领兵者,皆没多少~妇~人之仁,要不然如何成事。就怕南蛮大军不顾生民死活,照常发炮,到时不但城池不保,还祸及黎民。”
赛尚阿这个时候却站到了肃顺那一边,他道:“都是生死存亡之际了,再去考虑什么小民死活,实在迂腐,大清国都没有了,留他们做什么用。我瞧这法子可行,让他们上城墙,堵炮子,总比留着他们在后面捅刀子的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